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有媒体爆料称怀柔区九渡河镇二道关长城的两座敌楼被出租用作了茶室。北京市文物局昨日对此回应称正在了解情况,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中国长城学会《万里长城》编辑部主任郑严日前通过媒体爆料称,怀柔区九渡河镇二道关长城的两座敌楼,安装了铝合金门窗,里面摆着桌椅、饮料,外面还挂着印有“茶”字的招牌,他认为此举破坏了长城的历史风貌。 二道关是明长城隘口,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一条蜿蜒的河流...
明清饮茶习俗与前朝不同,饮茶之法一改唐宋流行的烹、点茶的饮法,为煎、泡芽茶的新饮法,制茶、品饮、茶具都变化一新。此时以散茶为主,散茶喜温燥而忌冷湿,如贮存不当,炒制好的茶叶保存不当,就会破坏茶汤的效果,茶叶贮存用具就显得重要。明清用来保藏散茶的器具一般为砂瓶或瓷瓶。《茶经》中曾说茶瓶“以杭州或宜兴所出”为佳,“宽大而厚实者,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 出土和传世的紫砂和瓷质的盛放...
2016年,是中国茶叶博物馆建成开放第25个年头。从1991年4月建成开放,到2015年5月实现“一馆两区”新格局,转眼间,中国茶叶博物馆已经25岁了,廿五春秋,风华正茂。5月18日,恰逢2016国际博物馆日,中国茶叶博物馆在双峰馆区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建馆25周年发展座谈会”。 座谈会在“醇香远韵,大美茶博”中国茶叶博物馆建馆25周年纪念短片中拉开序幕,短短8分钟的片子,...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涵着儒、道、佛、墨、法、玄学等在内的各种文化现象。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巨大,且直接影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习俗、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 “要理解中国人,无论如何要首先理解道教。”日本一位研究道教的专家橘扑在《道教与神话传说一一中国的民间信仰》一书中,也曾这样强调过。 ...
“茶叶居然可以做菜。”“中国茶,Good!”……5月17日下午,在位于杭州市西湖西南面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的门口摆着8个古色古香的茶摊,一场名为“黑白之美”的品茗活动拉开序幕。爱好品茶的游客和杭州市民慕名而来,还有参加第二课堂的小学生们,围在各个摊位前,品茶聊茶,不亦乐乎。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成立于1991年4月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以下简称茶博)今年迎来25周岁生日,以这种与爱...
经过近八年的鉴定,201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证实,从陕西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这些茶叶距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而近日,汉阳陵出土的茶叶又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 这些黑褐色的茶叶就是从汉阳陵出土,考古研究员介绍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标本,其实早在1998年,考古研究者就开始对汉阳陵进行考古研究,当时在陵墓封土的四周发现了86座...
经过近八年的鉴定,201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证实,从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这些茶叶距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而近日,汉阳陵出土的茶叶又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 眼前这些黑褐色的茶叶就是从汉阳陵出土,考古研究员介绍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标本,其实早在1998年,考古研究者就开始对汉阳陵进行考古研究,当时在陵墓封土的四周发现了86座...
有人说,客厅不好看,是茶几没选对!可见,茶几作为客厅的一道点睛之笔,功不可莫! 茶几一般以方形或长方形居多,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儿,用以放杯盘茶具,故名茶几。茶几是入清之后开始盛行的家具。 从明代绘画中所见,当时香几兼有茶几的功能,到了清代,茶几才从香几中分离出来,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种。一般来讲,茶几较矮小,有的还做成两层式,与香几比较容易区...
一、唐代茶的普及与佛教 中国人饮茶风俗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就已较普遍了。从北朝人来看,南朝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茗饮(茶)”的习惯。而在中国北方,一般重视乳制品一类的饮料而蔑视饮茶,当然更谈不上普及了。[1] 隋唐统一中国之初,这种情况仍无大的改变,直到开元年间,才实现茶文化的北移。唐代的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一文中就有描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
4月26至27日,由武汉市政府、湖北省文物局主办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在武汉召开,武汉市副市长刘英姿、湖北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内蒙古博物院院长塔拉、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正辉、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闽、赣、湘、鄂、豫、晋、冀、蒙万里茶道沿线8省文物部门、沿线9个节点城市分管领导及武汉市联合申遗办代表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刘英姿指出,本次会议,不仅是工作推进会,更是一个成果...
2014年,文保部门在茶陵晓塘黄泥坡发现了株洲市目前规格最高的先秦楚墓,或为湖南省迄今最大的越人墓及湘东地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先秦古城遗址。一直以来,学界对晓塘古城围有各种猜想,大规模考古让这座古城再次引发世人关注。日前,记者从茶陵县文物局获悉,茶陵县晓塘楚越古城遗址保护工作近日正式启动,预计2017年元月可对游客开放。 古墓发掘现场(通讯员提供) 2014年10月,市文物部门对茶陵晓塘古城...
4月16日,“注春啜香——中国茶文化展”展览开幕式在桐庐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由桐庐博物馆和中国茶叶博物馆共同举办。 本次展览分为七个篇章,分别是《茶史寻踪》、《茶品荟萃》、《茶与健康》、《茶具珍赏》、《茶俗话聊》、《啜墨看茶》、《华茶远播》等,共展出与茶有关的文物展品121件,多角度大视野向观众展示中国茶文化,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茶文化、学习茶文化、传播茶文化。开幕式期间,县茶文化研究会的茶艺表演...
近日,海盐县博物馆举办了茶文化体验活动,来自通元镇的炒茶老师傅为观众表演了手工炒茶的全过程,并邀请观众品尝新茶,现场茶香四溢。 手工炒茶主要有“杀青”、“做形”、“烘焙”三大工序。记者看到,活动现场摆放了一口大铁锅,炒茶老师傅先将铁锅加热,同时用手感受铁锅的温度,当温度适宜时,迅速倒入选好的新鲜茶叶,用双手快速翻炒,使茶叶受热均匀。在翻炒过程中,茶叶水分蒸发,颜色变暗,飘散出茶香,这就是第一道工...
昨日下午,“历代咏茶佳句篆刻展”在天一阁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以历代咏茶诗词、茶联佳句为主要内容的篆刻作品百余件,将持续至5月3日。 中国的茶文化兴于唐代,盛于宋朝,可谓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宁波是我国最早的绿茶主产区之一,而且凭借港口优势,自古以来便是海上茶路启航地。在第八届国际(宁波)茶文化节即将举办之际,宁波茶文化促进会特邀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组织委员及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