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537年前一个奴隶可换137匹丝;1300年前12岁学生的《论语》作业充满童趣;一千多年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这些吐鲁番出土的精品文书首次走出新疆,向长沙观众讲述丝绸之路上的神秘故事。 8日,记者从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了解到,12日,《翰墨留香丝路溢彩—吐鲁番出土文书精粹展》将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展,共展出128件吐鲁番文书。展览将用这128件文物及大量图...
“这些古钱币在历史上最多流通了三四十年,它见证了一段著名的历史事件,同时也对研究三台山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昨天下午,在三台山考古现场,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发掘出土108枚古钱币。南京大学考古专家王碧顺告诉记者,这些古钱币均为铜质“大泉五十”,可以精确地推断出,这是新莽时期至东汉早期流通时间较短的货币。 记者看到,刚刚发掘到的古钱币摆放于一座夫妻合葬墓的底端,考古工...
上周五,十堰东风高级中学附近一建筑工地,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明朝古墓,市博物馆考古部门现场进行发掘,并将进一步勘探是否存在家族墓葬区。 发现:一铲下去看到一洞穴 一次普通的土地施工作业,不经意间挖出埋藏于地下600多年的历史。5日下午4时许,东风高级中学附近一位开挖掘机的工作人员在施工作业时,挖掘机一铲后发现,土堆下有一个洞穴,之后没有再用挖掘机施工,初步清理后发现这个洞穴像一个墓...
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现场今天(12月6日)下午传来好消息,考古人员从一座保存完好的战国土坑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和戈、弓等兵器。据介绍,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土坑墓。竹简刚出土时,虽然断裂,但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但受氧化作用影响,出土后的竹简颜色变黑。 不仅如此,棺椁中发现的一套保存相对完好的兵器也让考古人员眼前一亮。像戈,弓都是战国时期常用的兵器。受泥土酸碱度,地形地势影响,这座墓...
魏晋十六国时期,虽然北方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但丝路交通并未中断。甘肃河西地区与西域间的联系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密切。近期,学者发现,这一景象也被复刻在出土于当地的墓室壁画砖上。 上世纪90年代,甘肃高台县在骆驼城、许三湾遗址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古墓,从中发现了数百余来自魏晋时代的墓室壁画砖。由于时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以墓主人生前生活为主题的“写实派”壁画砖几乎承载了魏晋人全部的生活。 ...
1982年,山西汾阳杏花村遗址“小口尖底瓶”等酿酒容器的出土,向世人宣告:中国早在6000多年前就已发明了人工谷物酒,是人类最早的人工谷物酿酒的发源地。 这个重大发现缘于一次考古工作。那是在1982年夏天,由国家文物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联合组织的“晋中考古队”对山西晋中地区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考古工作。 “本文所指晋中地区,北起雁门关,南至灵石口,以太原盆地和忻...
昨日,记者从荆州中学新校址考古现场获悉,上周末考古人员从一座战国土坑墓中出土了数十枚竹简,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据考古领队田勇介绍,出土竹简的墓坑为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土坑墓。竹简刚出土时,由于不少都断裂,无法判断竹简量,大约在几十枚左右。竹简上的部分字迹还依稀可以辨认,但受但受氧化作用影响,出土后的竹简颜色变黑。“由于竹简不易保存,所以出土概率极低,这批竹简的...
南充旧城改造,在古代文庙原址上挖土石方时,一堆坛坛罐罐见了天日,立即被几名工人私分。时隔近半年后文物部门接到举报,随即进行追缴。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南充文保部门获悉,目前已追缴回77件物品,均属唐、宋时期文物。 报案半年前有人私分文物 11月27日下午,在南充市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文保科,有市民打来举报电话称:孔迩街小学附近某工地挖出大量文物,被人私藏起来。 鉴于事情重大,...
7日,记者从荆州中学新校址考古现场获悉,上周末考古人员从一座战国土坑墓中出土了数十枚竹简,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据考古领队田勇介绍,出土竹简的墓坑为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土坑墓。竹简刚出土时,由于不少都断裂,无法判断竹简量,大约在几十枚左右。竹简上的部分字迹还依稀可以辨认,但受但受氧化作用影响,出土后的竹简颜色变黑。“由于竹简不易保存,所以出土概率极低,这批竹简的出土为...
据新华社电 意大利罗马市中心一处地铁建造工地发掘出两千年前罗马帝国时代农场遗址。考古学家在圣约翰大教堂附近地下20米左右发现遗址,包括长70米、宽35米的灌溉池以及庞大的排水系统。出土文物包括一把铁制三叉干草杈、多只储物篮和一些手套或鞋的皮革碎片。文化部官员萝塞拉·雷亚3日说,农场存在于公元1世纪,在这处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古罗马城中心所在地最近的农场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水车转动时留在石头上的痕迹以...
12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透露,该省华阴市境内发现一座唐代夫妻合葬墓,墓主宋素在唐高宗时期曾任敦煌县令,墓葬出土了胡人俑、陶骆驼、陶马等随葬品70余件,其中2件彩陶骆驼将近半人高。专家认为,该墓的发现为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历史提供了资料。
近日在北京开幕的“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上,一件新发掘出土并首次展出的春秋中期铜戈引发关注。铜戈上“秦公作子车用”的铭文,印证了文献记载中一段著名的“历史公案”。 “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去世,殉葬人数达177人,包括3位子车氏的大臣,当时秦人作诗哀叹,就是著名的《诗经·黄鸟》篇。这段‘三良从死’的历史公案在《左传》、《史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北京大学考...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4日透露,该省华阴市境内发现一座唐代夫妻合葬墓,墓主宋素在唐高宗时期曾任敦煌县令,墓葬出土了胡人俑、陶骆驼、陶马等随葬品70余件,其中2件彩陶骆驼将近半人高。专家认为,该墓的发现为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历史提供了资料。 据介绍,墓葬位于华阴市夫水镇连村,为斜坡道单室砖券的夫妇合葬墓。坐北向南,整体长约16.5米,深4.5米,主要由墓道、甬道、封门、墓室四部分组成。墓...
12月4日,华商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期在陕西渭南华阴市,一村民盖房子时,竟然发现了一唐代墓,墓主人曾经在敦煌任过县令。令人惊喜的是,该墓并未被盗,出土60余件造型精美的文物。 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刘呆运说,当时村民在盖房子时发现了该座古墓,一座斜坡道单室砖券的夫妇合葬墓。它坐北向南,整体长约16.5米,深4.5米,其结构主要由墓道、甬道、封门、墓室四部分组成。根据出土墓志记载,墓葬是墓主人...
长沙窑变形莲瓣纹碗。长沙窑典型器,碗内施褐彩和绿彩,构成花卉图案。其中褐彩为氧化铁彩,绿彩的呈色剂是氧化铜。这种构图在国内留存较少,但出口较多。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表示:“这批修复的陶瓷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它们为走进上海历史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尽管修复过程困难重重,我们还是最终成功还原了它们的面貌。” 这批修复的陶瓷出土于青龙镇,位于上海青浦区青龙村,曾是唐宋两代的重镇。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