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97年,在巢湖市老火车站前,一辆修路的工程车无意间轧到了一个棺材板,闻讯赶到的文物专家进而发现了一个战国墓葬,这个墓葬被称作“北山头一号墓葬”。墓葬中出土了以朱雀衔环踏虎双翼玉樽为代表的诸多精美绝伦的玉器。这些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的玉器,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文物价值都让文物专家们为之兴奋。 玉樽反映楚国人审美好恶 朱雀衔环踏虎双翼玉樽,是古代人用来盛酒的杯子。与现代酒杯的简洁...
12月16日,本报报道了成都宽窄巷子附近发现大量南朝佛造像消息后,引来读者关注。为何在市中心会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南朝佛造像?为何这处古遗址又恰好处在唐代罗城旁?两者究竟有无关联?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最新推测—— 古遗址过去可能为寺院 100余件南朝佛造像集中出土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就怀疑这里曾经有过寺院,只是目前尚无史料佐证。16日上午,家住下同仁路附近的73岁的袁光培告诉记者,他...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三堡乡、二堡乡,西距吐鲁番市约40公里,南距高昌故城约2公里。古墓群分布在三堡乡以北至二堡乡以东地带,有墓葬数百座,是晋唐时期高昌国贵族和平民的公共墓地。这里出土文物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其中各类人物俑和动物俑件件堪称精品,形成了庞大的阿斯塔那墓俑艺术。 一、阿斯塔那古墓葬出土女俑群像 说到俑的发展,汉代可以说是第一个发展时期,隋唐则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新...
自古以来,金饰品和各种金制用具因其华丽的色泽、精湛的工艺造型、资源的稀缺、易于保值流传等原因,备受人们的喜爱。据现代考古发掘,发现早在商代黄金制品已有使用,出土的文物有金片、金细丝、金面罩、金手杖、金臂钏、金耳环等。由此可知,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先民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黄金材料的采集、熔炼、提取、制形等工艺。 本文将介绍几件宁夏银川市平吉堡姚氏墓出土的清代金饰品,宁夏银川平吉堡是农场是在平整农田...
圆锥形陶支脚 圆柱形陶支脚 蘑菇形陶支脚 壳丘头遗址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东北的一处山麓坡地上,东南距平潭县城约15公里,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址面积4000多平方米。平潭是福建东部的一个县,由福建第一大岛——海坛岛及其他126个小岛组成,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低丘遍布、地势平缓,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也是我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壳丘头遗址即位于海坛岛之西北部,海拔高...
壳丘头遗址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东北的一处山麓坡地上,东南距平潭县城约15公里,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址面积4000多平方米。平潭是福建东部的一个县,由福建第一大岛——海坛岛及其他126个小岛组成,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低丘遍布、地势平缓,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也是我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壳丘头遗址即位于海坛岛之西北部,海拔高度约5米。1964年壳丘头遗址被首次发现,之后分别于19...
昨晚,“翰墨留香丝路溢彩——吐鲁番出土文书精粹展”开幕式暨“简博之夜”活动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举行。 此次展览由长沙市文广新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长沙市文物局主办,长沙简牍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吐鲁番学研究院共同承办,所展出的128件文物来自新疆吐鲁番地区,涉及25种语言、18种文字。吐鲁番文书是吐鲁番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得益于那里炎热干燥的气候,即便是最易腐朽的丝绸、纸张也能得以保存。首批观...
近日,萧山区博物馆联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湘湖百亩顶工地发现的一座石室土墩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土墩长14米,宽约7米。墓室长7.5米,宽约1.2米。共出土文物51件,包括原始瓷碗、盂、罐、盖,印纹硬陶罐和石器等。 经过对出土文物的分析,确定该土墩墓的时代为春秋时期,为研究春秋时期越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之前,湘湖一带已多次发现土墩墓。
据共同网12月11日报道,日本冲绳县立博物馆与美术馆(位于那霸市)11日发布消息称,在该县南城市Sakitari洞遗址9000多年以前的古地层中发现了头骨、上身大部分人骨。由于骨头上覆盖有许多石头,博物馆主任山崎真治表示:“洞穴可能作为墓穴用来埋藏尸体,年代与出土情况还有待详细考察。” 日本国内此前在爱媛县久万高原町的上黑岩岩阴遗址等地发现过绳文时代早期(距今8000至9000年)的埋葬人...
近日,距离宽窄巷子不远处的下同仁路古遗址,经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大量南北朝至唐时期的石刻佛像现身,个别造像还有贴金;其中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在国内极为少见。 记者了解到,该遗址位于下同仁路,北与实业街相邻,东南方向距宽窄巷子街区约200米。同时,遗址区东部的地表现保存有一段城墙体,南北长约45.5米、最宽处约23.5米,最高处约6.7米。据悉,2012年市经考古队确认,其属于唐代...
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昨天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在仪式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国家公祭鼎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安徽商报记者昨获悉,这座国家公祭鼎的原型正是安徽博物院“镇院之宝”——楚大鼎。作为日军侵华时期出土的文物,楚大鼎出土后颠沛流离的经历,也见证了那段国家生死存亡的历史。 公祭鼎原型在哪?为我省寿县出土楚大鼎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4日透露,该省华阴市境内发现一座唐代夫妻合葬墓,墓主宋素在唐高宗时期曾任敦煌县令,墓葬出土了胡人俑、陶骆驼、陶马等随葬品70余件,其中2件彩陶骆驼将近半人高。专家认为,该墓的发现为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历史提供了资料。 据介绍,墓葬位于华阴市夫水镇连村,为斜坡道单室砖券的夫妇合葬墓。坐北向南,整体长约16.5米,深4.5米,主要由墓道、甬道、封门、墓室四部分组成...
1997年,在巢湖市东门火车站前北山头发掘的两座战国古墓,即北山头古墓群,其中一号墓出土了140多件玉器、银器、铜器、漆木器、陶器,这些器物不仅精美,而且上面还刻有铭文,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均让考古学家们为之振奋。 一号墓葬出土文物异彩纷呈 “北山头一号墓为土坑木椁墓,规模不大,比起随后发现的北山头二号墓要小得多,出土的文物数量也不算多,但出土器物却十分珍贵和精美。有的器物如‘...
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现场今天(12月6日)下午传来好消息,考古人员从一座保存完好的战国土坑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和戈、弓等兵器。据介绍,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的中型土坑墓。竹简刚出土时,虽然断裂,但上面的字迹还清晰可见,但受氧化作用影响,出土后的竹简颜色变黑。 不仅如此,棺椁中发现的一套保存相对完好的兵器也让考古人员眼前一亮。像戈,弓都是战国时期常用的兵器。受泥土酸碱度,地形地势影响,这座墓葬保存...
近日,河南温县一处工地发现大型汉代墓葬群,探明古墓100余座。现已保护性发掘古墓20余座,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古钱币等文物200多件。据悉,整个考古发现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地域特征、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