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出土的陶瓷证实上海在唐代已成重要贸易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沙窑变形莲瓣纹碗。长沙窑典型器,碗内施褐彩和绿彩,构成花卉图案。其中褐彩为氧化铁彩,绿彩的呈色剂是氧化铜。这种构图在国内留存较少,但出口较多。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表示:“这批修复的陶瓷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它们为走进上海历史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尽管修复过程困难重重,我们还是最终成功还原了它们的面貌。”

      这批修复的陶瓷出土于青龙镇,位于上海青浦区青龙村,曾是唐宋两代的重镇。2010年和2012年,上海博物馆的考古部门在青龙镇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丰富的陶瓷。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大发现,也证实了上海早在唐代就已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青龙镇已经发掘的面积只是一小部分,经过勘探其总面积应当是在25平方公里,会是未来几十年上海考古的主要内容。”

      已经出土的文物珍品中,有不少受到了明显损害。一些需要修复的陶瓷,例如景德镇褐釉瓷拍鼓(腰鼓),非常罕见,其中还包括长沙窑褐彩执壶、越窑青瓷碗;宋代青白釉洗、龙泉窑长颈瓶等。

      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研究室陶瓷组修复工艺师卜卫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是以让文物接近完美修复为目标的,这其中尤以瓷器釉色的修复最艰难。全部的修复又都是可逆的,用的材料都是水溶的,可以恢复到未修复状态,也可以恢复到可鉴别修复的状态。”

      本次青龙镇出土陶瓷修复项目得到美林美银“艺术保护项目”的赞助,而2012年双方曾成功合作修复有着逾2000年历史的青铜器“交龙纹鑑”,目前正在洽谈此后继续合作的事项。对此类项目,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表示:“民间力量助力博物馆事业,贵在坚持。国家财政支持绝不会让社会资本对博物馆事业的投入显得黯然无光,全社会一起来做好博物馆事业是一件润物细无声的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