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全文]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全文]
新华网北京2009年11月6日电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6日做客新华网,讲述守护国人的文化宝库。他表示,有无数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故宫,他们以故宫为荣。 [郑欣淼]我到故宫工作已经七年多了,我几乎每天早上6点多就上班。这几年来,故宫同仁对故…[全文]
作为庆祝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暨紫禁城建成590周年的重要部分,故宫学研讨会27日正在此间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表示,故宫学是连接“一个故宫”和“两个博物院”的纽带。 故宫学是人文科…[全文]
201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的保护与作为国际著名博物馆的故宫博物院的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接近1300万的中外游客在古老的皇宫感受中华文明,认识中华历史文化。 故宫敞开胸襟,继续加强与国内外文化遗产界、博物馆界的交流与合作。…[全文]
简要内容:几天前,故宫博物院公布了自己的藏品数量为1807558件(详细报道见本报1月27日一版)。郑欣淼: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藏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本次2004—2010年历时七年的文物清理,在故宫博物院的历…[全文]
提起中国的故宫,人们都不会陌生,但你知道故宫的“掌门人”――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是谁吗?不久前,记者在故宫博物院的会客厅里见到了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这个从陕西澄城县走出去的院长,对待文物和对待人一样,…[全文]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6日做客新华网,就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两岸合作、“故宫学”、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与网友在线互动,并直面回应了故宫票价、海外文物追讨等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点击详细 精彩语录…[全文]
11月9日,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受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并做客南开大学“南开名人讲座”,与南开师生分享了他对“故宫学”的研究心得。他指出,故宫学研究要有开放的视野。 郑欣淼提出,故宫学是以故宫…[全文]
千年以降,万千精品收藏于此;金瓦红墙,尽显绝代风华…… 这里,是神秘的紫禁城。 两会期间,与羊城晚报渊源颇深的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会议间隙,接受了羊城晚报的独家专访。他谈故宫下一步的收藏思路,谈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