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岁的沈少三身手依然矫健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9日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河南省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各类线索180余万条,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个。在普查中新发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引起各方面关注的、具有较高…[全文]
天山网讯(通讯员翠荣报道)为做好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传承工作,由自治区民语委研究员佟加·庆夫、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体局局长文健等编著的《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于今年1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与读者见面。 锡…[全文]
中国文化报记者阿勒得尔图报道:内蒙古科右中旗依托文化资源优势,推进“科尔沁文化大旗”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的一种曲艺形式,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全文]
如果说文物是“凝固”了的历史缩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活”的显现。 一个口口传颂的神话传说,一项祖传的手工艺绝活,一支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都可能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全文]
小宋佳桃紫色礼服春意盎然 近日,小宋佳现身北京出席了“宋佳带你游世博”的启动会。活动现场,小宋佳延续了近期大热的斜肩桃紫色小礼服的服装搭配,不仅凸显了诱人的锁骨和肩膀的完美线条,同时在桃紫色的映衬下,小宋佳的肌肤晶莹剔透,完美无暇。此次…[全文]
本报临汾4月9日讯(记者靳淑琴通讯员张锋)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全县青少年智力运动水平,近日,乡宁县在新落成的县文化中心广场举行了首届青少年动物棋大赛。 动物棋共分十套三十六种,五个大类,是古人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全文]
脚下就是传说中的望月台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11日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嫦娥奔月”是中国著名神话传说之一,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郑州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在新密市牛店镇月台村周围的一些乡村不仅有“嫦娥奔月”的传说,而且…[全文]
采访地点:西安大唐西市 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在古城西安已展出数日,百余个被列为世界级、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典项目逐一粉墨登场,每日这里都是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4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大唐西市。人间四月天,在荡…[全文]
南方周末4月10日报道 相国寺佛乐,如果没有及 时拯救,便会像花朵凋谢般从我们眼前抑或记忆中飘逝,甚至不留一块碎片。 010年4月5日,河南开封古都大相国寺佛乐又 一次在清明节响起。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原名建国寺。该寺不仅…[全文]
4月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获悉,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镇政府日前公布了第一批乡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公布乡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乡镇,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六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形成。 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