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打造“世博乡土民俗文化展”

    清明小长假,世博期间将举行的大型乡土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小上海第18届民俗文化展示会在周浦万达广场“预演”3天,观者如潮。展示会挖掘出了浦东地区乡间的数十项特色民俗节目,4月10日和11日将再演出2天。

    昨天,在万达广场的舞台现场,周浦镇第三小学的退休教师张富根进行了抖空竹表演。他双手提、拉、抖、抛、接,双脚走、跳、绕、蹬,双眼瞄准,头部仰、转。虽已60多岁,老人动作仍潇洒自如,引得游客连声叫好。

    周浦镇小学的古筝表演,一会儿如高山泻瀑,一会儿如春水流淌。据了解,周浦镇小学为传承古筝文化,特地成立了古筝兴趣班,学生们曾多次参赛获奖。

    当地红桥村清音班的老伯伯们,身穿红色唐装进行清竹表演。这个清音班是村里傅姓大家族从明清时代代传承下来的,多年来,清音班一直在周边乡村奔忙,为乡亲们的红白喜事演出。

    来自东海边泥城小学的师生们,则用灵巧的手通过折、剥、装、贴,把刚长出的青青芦叶编织成一幅幅世博吉祥物、世博场馆、青蛙、蜻蜓、人牛耕田等场景,让参观者赞不绝口。该校不仅开发了校园课程《魅力芦苇》,还设立了芦苇节,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展示活动还设了“场外”部分。在万达广场东面、年家浜东路上,一家“浦东老八样”招牌店早已座无虚席。据介绍,“浦东老八样”是明清时流传下来的传统民俗佳肴,过去当地人只有遇到婚丧喜事才能品尝到,如今,有关方面将其挖掘并重新搬上了市民餐桌。



责任编辑:
上篇文章:要民俗 不要庸俗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