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海曙区相关部门了解到,昨起,中山公园内的逸仙楼(尊经阁)和宁波商会旧址(小花厅)、月湖月岛内的花果园庙这三处历史建筑将启动招租程序,年内将引进文化类项目入驻,最大程度地向市民免费开放,实现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 这三座历史建筑昨天已经…[全文]
第61龛冷泉溪南岸山腰尊胜佛母正射影像图 近日,杭州西湖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会同灵隐管理处组织召开了由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杭州灵隐飞来峰造像数字化考古调查工程(一期)项目验收会。 与会专家在听取李志荣老师的汇报后,一致认为“杭州…[全文]
记者从浙江自然博物馆获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和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赵丽君在云南罗平县发现距今2亿4400万年前一种新的基干新鳍鱼类化石。这一发现对研究新鳍鱼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等意义非凡。1月23日,这一古生物研究成果…[全文]
2月2日,由舟山博物馆联合南京博物院举办的“福如东海——南京博物院藏吉祥文物展”在舟山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开展。作为春节、元宵特色展,展览将持续到5月20日。 展览共展出70余件展品,为南京博物院所藏吉祥文物,质地多样、工艺精善、形态生动、寓…[全文]
腊月廿四,时值小年,东阳博物馆举办了《笔墨丹心——吴江博物馆藏南社书画展》,以此拉开新春精品展的序幕。 南社,是我国二十世纪初叶的著名革命文学社团。1909年11月13日,由陈去病、柳亚子、高天梅发起,成立于苏州虎丘张公祠,前后入社的俊彦…[全文]
日前,港博流动博物馆走进洋沙山社区,为社区居民带去了“传统木质糕模展”,看民俗文物,体验传统糕点制作工艺,共同迎接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意味的新春佳节。 木质糕模在宁波又叫“印糕板”,以前逢年过节,农村大部分人家都会精制各类不同形状、带有图案的…[全文]
说起绍兴人记忆里的春节,最淳朴的那抹年味儿,就在安昌古镇里得到最完美的诠释。信步走进小镇,有的是浓浓的酱香、甜甜的年糕味,还有粽叶的荷香,各种气味交错。而这种撩人肠胃的味道,就是安昌最经典的年味儿。在安昌古镇里有一个国内独一无二的“师爷馆”…[全文]
2月1日上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族文物精品展》在丽水市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的130件(套)蒙古族文物由内蒙古博物院提供,展出时间为2月1日至3月13日。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民族”,他们世代植根于广袤的蒙古高原,“美草甘水则止,草尽…[全文]
1月20日,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项目验收会议上,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杭州上城区上仓桥11号临安城东城墙遗址数字化”和“杭州市临安城遗址城墙遗迹物探考古试验”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全文]
2016年1月30日,由我院主办,四川省图书馆协办的考古科普学术活动日如期举行,到场听众约500余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考古科普学术活动日是我院公众考古的品牌项目,已坚持十年,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十年来,我们活动的举办地点从高校、…[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