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耘的船悬挂在田德文家院子里 村民田百明教儿子造船 都江堰玉垒公园内的水系博物馆 从都江堰奔腾而来的金马河与西河交汇之前,在新津县兴义乡绕了一个巨大的弯,广滩村就坐落在这遍地鹅卵石的河滩上,这里曾经有“龙王渡”“广滩渡”的名称…[全文]
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随葬青铜器 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随葬孔雀石 记者昨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日前对铜绿山四方塘春秋墓葬出土铜器采样,进行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分析,并与同一批墓葬随葬孔雀石进行比对,检测认为这些青铜器的铜料多数来源于铜绿…[全文]
近日,一则南京最早现存石刻——南京千年麒麟石刻处境堪忧的帖子,引起不少关注。然而,昨天有市民反映,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至今有1500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萧景墓神道石刻情况也不乐观。对此,南京晨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萧景墓神道石刻身处荒地…[全文]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近年来,多地出现文物年久失修,亟待抢救问题突出。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拆真建假、大造假古董等行为屡见不鲜。 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昨天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文明的“…[全文]
“一定要给孩子们留下点儿祖先的根” 老式桐油灯、放映机、唱片机、手摇式电话、犁铧、独轮车、石磨、碾子、龙骨水车……这些大多留存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里的物件,如今却在四川一所农村学校“现身”。 距成都约200公里,绵阳市游仙区玉河镇博爱…[全文]
近日,在内蒙古开展的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文物普查组在阿拉善盟博物馆登记一件国内罕见、史料价值极高的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刻石与拓片。文物考古专家根据刻石题记的年号研究,得知碑刻落成的年代为东汉安帝永初(公元107—113年)时期,碑刻写于“永初…[全文]
据英国《卫报》2月21日报道,近日有剑桥大学学生表示,校园内的青铜公鸡雕像应该被送回它的家乡——非洲的尼日利亚。 这只青铜公鸡是19世纪被英国人掠夺来剑桥的,剑桥学生此举是受到了牛津学生将塞西尔?罗兹(Cecil Rhodes)的雕像移除…[全文]
2月23日,上海市原日军慰安所“海乃家”建筑拆迁被叫停。从外部看,这栋两层的建筑依然保存完整。 近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实施旧改计划过程中,一座曾用于原日军慰安所的建筑“海乃家”的拆留问题,引发社会关注。虹口区官方23日回应表示,该建筑不具备…[全文]
站在中轴线的最高处北眺,寿皇殿、钟鼓楼清晰可见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北京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 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习近平 古都北京…[全文]
2月19日,河南省副省长、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到偃师市调研二里头遗址文物保护展示工作。 位于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是探索中国早期国家起源与发展、夏商王朝纪年及分界的关键性遗址。在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已正式纳入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