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考古学家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眼镜蛇图腾(左)和龙图腾 保加利亚考古学家日前在保南部佩尔佩里孔地区发掘出两个公元前3世纪至1世纪时期的珍贵陶制图腾。这两件图腾分别为一只表现为攻击状态的眼镜蛇图腾和一只张开嘴…[全文]
曾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南京卡子门工地“近十座六朝墓被毁”事件终于有了结果,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经过5天考古勘探,确认该地区没有六朝家族墓地,已知的两处遗迹,分别为六朝和清代晚期之后墓葬。 据主持考古勘探的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全文]
东北网7月13日电 近日,陈先生反映,他的家人于近日在工地施工时,意外发现一块象牙形状的东西。昨日,记者和陈先生来到了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对陈先生发现的古化石进行了鉴定。 在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记者见到了陈先生说的古化石。这块古化石大约有…[全文]
新华网东京7月13日电(记者钱铮)日本考古人员最近在福井县胜山市北谷町一处约1.2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块恐龙化石。从形状推断,这是大型食草恐龙前脚上的一部分。 据日本媒体日前报道,化石是在一块直径约2米的岩石表面发现的,目前还未完全从…[全文]
历时25天,行程2000多公里,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四川考古研究院联合举行的康巴地区民族与考古考察活动,近日告一段落。昨日,参加活动的近十位考古专家返回成都并接受了记者采访。据介绍,此次考察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发现了精美绝伦的明清壁画,他们还根…[全文]
近日,省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委托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河拉卜楞寺保护维修进行总体规划。 拉卜楞寺作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西北地区最高佛教学府。此次保护维修是拉卜楞寺建寺以来最大规模的整体保护工程。省…[全文]
今天上午,本市召开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动员部署大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本市已知不可移动文物达4000余处。这次文物普查是本市当前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普查对象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刻、近…[全文]
本报讯(记者 黄涛)“也许不久之后,西单民族大世界将不再是一片摊贩,而变身成为极富中国船头意味的文化场所。”昨天,北京市文物局负责人透露,经过文物部门的督促整改,全市文物建筑隐患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拥有千余商…[全文]
恬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位于恬庄的明清风格的古建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古建筑破损严重。去年年底,为了抢救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斥巨资全面修复榜眼府、杨氏孝坊、杨元丰故居这三处古建筑。这在业界和全…[全文]
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布达拉宫壁画修复工程已完成90%以上。 西藏布达拉宫壁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但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环境和保存条件不佳,病害情况较为严重。2002年6月,中央政府专门拨付3.3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西藏…[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