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周墓葬陪葬制度

    西周墓葬往往以人殉葬,少者1人,多至7人。殉葬人大都放在二层台上,有的还有葬具。北京琉璃河的大型墓中没有发现殉葬人,而在多座中型墓中则发现有殉葬人。可见是否用人殉葬并不完全取决于墓的大小或墓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在张家坡已发掘的三、四百座中、…[全文]

西周|墓葬|陪葬制度 2012-07-04 16:03:06

西周墓葬形制

    中原地区的西周墓盛行土坑竖穴墓。小型墓有墓室而无墓道。大型墓都有1条或2条墓道,但尚未发现商代王陵那样的有4条墓道的陵墓。 在浚县辛村和北京琉璃河都曾发现过有 2条墓道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这类墓都有宽大的墓室,墓室的南北两端各有1条墓道,南墓…[全文]

西周|墓葬形制 2012-07-04 16:00:07

中国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的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亡者的纪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间能过上好日子,它几乎不存在更多的装饰意义,对它的研究和学习,主要是针对它的形式美和造型手段。 墓室壁画可以被作为中国传统壁画分类之一种,它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甬道两侧。壁画内…[全文]

中国壁画 | 墓室壁画 2012-07-04 13:32:38

李伟民:古籍整理作品是有版权的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这是我国关于“演绎作品”的规定,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尊重原…[全文]

古籍整理作品 | 版权 2012-07-03 11:44:41

刘东进:拓宽古籍整理作品版权保护途径

    关于《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与古籍整理作品版权保护的关系。 听了各位专家对“古籍整理”概念的介绍,感觉古籍整理作品的创作手段和类型比较多样化,可以包括注释、整理、汇编、翻译等多种演绎作品。因此,我觉着似乎没有必要在…[全文]

古籍整理作品 | 版权保护 2012-07-03 11:41:51

王自强:古籍整理版权保护需要关注两个基本问题

    6月26日至27日,古籍整理作品版权保护——《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王自强在会议上称,现在的修改意见稿第二轮已经完成,预计在本月底或者下月…[全文]

王自强 | 古籍整理 | 版权保护 2012-07-03 11:33:09

考古学家成恩元轶事:河边发掘“中国维纳斯”

    本期人物 成恩元 (1917-1989) 山西文水县人。1938年成恩元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师从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者裴文中学习考古学。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被迫关闭,成恩元离开学校。1942年,燕京大学在成都复校,成恩元再度入校学习…[全文]

探访“中国马丘比丘”:感受土司制度的历史脉络

    探寻中国古代土司制度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及被盛赞为“中国马丘比丘(南美最大的印加帝国遗址)”的湖南湘西永顺老司城遗址。这个历经9朝、世袭27代的溪州彭氏土司司治之地,不仅为已消逝的土司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见证,更是中国…[全文]

土司制度 | 历史脉络 2012-07-02 11:20:00

梁思永:病榻上的考古斗士

    梁思永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资料图片) 《梁思永考古论文集》。(资料图片) 梁思永身患重疾,妻子一直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夫妻俩感情很深。(翻拍) 梁思永与妻女在一起。(翻拍) …[全文]

梁思永|病榻|考古斗士 2012-07-02 09:03:16

周子牛:中国画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从美术学的角度来说,中国画的创新是指中国画外延的广度和内涵的深度的创新。外延的广度主要是指题材的广泛,内涵的深度则是指内蕴的丰富。那么,中国画的创新主要则是探索中国画在外延的广度和内涵的深度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从存在形式上,传统的中…[全文]

中国画 | 创新 | 广度 | 深度 2012-06-29 11:40:14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