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运河畔的夏家大院,有着百年历史,是常州市文保单位之一,因年久失修目前破损严重,尤其是今年暴雨后,屋顶甚至发生坍塌。钟楼区文体局称,夏家大院是私有文保单位,需要住户自己维修,但这处宅子并没有人居住,究竟该由谁来维护呢? 本月13日,记…[全文]
近日,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强调,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治“大洋古怪重”等地名乱象。 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地名商业化现象比较普遍、“铜臭味”十足,谁掏银子就可以改换“门庭”,如…[全文]
目前,《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无论是法条本身的问题,还是法律执行中遇到的问题,都纳入了修订者的视野。最近,笔者听到一位省级文物局的部门负责人谈到一个情况,是关于文物保护单位迁移异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文物保护法》第2…[全文]
天井里尽是垃圾、杂草,屋顶瓦片脱落,房梁腐朽,老建筑摇摇欲坠,这是去年当地媒体探访南京市级文保单位“朱状元巷清代住宅”时描述的景象。近日,这座亟需修缮的老宅子终于迎来了大修,而出资修缮者不是其产权人,也不是相关政府部门,而是与该建筑本无关系…[全文]
近年来,在公安部、国家文物局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联合长效机制指导下,各地公安和文物部门密切配合,强力打击文物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田野石刻造像和文物建筑构件、倒卖文物等犯罪活动依然猖獗,严重损害文物管理秩序…[全文]
今天一早,宁波海曙区秀水社区的文保志愿者忙活开了。巡逻队队长俞国雄和队员赵龙华,不停穿梭在秀水街巷间,一路认真查找家门口的“宝贝”。 秀水街,是宁波老城现状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街内建筑延续着明、清、民国等时期的居住建筑风格。可以说,…[全文]
近日,方家洲遗址出土文物整理工作已完成第一阶段分类、装袋装箱及标记工作,即将进入测量和描述阶段。 从今年3月起,工作人员对2千多袋出土石片、石块按石材质地、用途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装袋装箱及标记。基本完成了整理工作的第一阶段。为了更好的…[全文]
田螺山遗址现场馆于2007年6月建成开放,由文物陈列厅和发掘现场展示区两部分组成。现场馆的发掘现场展示区,采用边发掘边展示的理念,是我国南方水乡地区实行原址保护和展示的第一处。在发掘现场展示区上方,建有3846平方米的网架结构保护棚。随着时…[全文]
报本塔位于当湖街道东湖公园南端沙盆圩上,俗呼“平湖宝塔”或“东湖宝塔”。宝塔修建由唐名相陆贽后代陆杲发起,冯汝弼、赵伊协助。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后经多次重建、改建、修葺,现存之塔建成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属楼阁式文…[全文]
图为光雾山景区的米仓古道夏雨 米仓古道是一座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是蜀道申遗的重要支撑,米仓古道沿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好坏,事关整个蜀道申遗的成败。 市政协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将“保护米仓古道文化遗产,助推蜀道申遗”列入2015年重…[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