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风帽的西域邓至国使者(宋人摹南朝梁萧绎《职贡图卷》中人物形象)。 戴白帢的男子(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像)。 戴“六合一统”帽(瓜皮帽)的明代老者。 金文“冒”字 帽子,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已经发现,古代又…[全文]
陈廷敬(1638—1712年),山西阳城人。曾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工、户、吏、刑四部尚书,以及文渊阁大学士,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 在离任北京市长时,王岐山向同僚推荐《大清相国》一书,书中大篇幅讲述了陈廷敬巡查地方官场的故事。 …[全文]
国人特别是北方人,在骂人的时候,一般常用“他妈的”或者“你老婆的”之类,别人回骂也概莫如是。骂人与回骂,多局限在一个“骂”字上,图个嘴上痛快,真正越界去实践的人却少之又少,如果实践了,则后果很严重。 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应该不会不知…[全文]
京兆府司法官裴宣同学,绰号铁面孔目,为人刚正。新任知府觉得这人傻不拉唧的,不灵活,寻衅个事儿,将老裴发配到沙门岛。沙门岛是北宋重刑犯的刺配地,在山东省蓬莱县西北,现在叫长岛,类似前苏联的西伯利亚。 这是《水浒传》里的冤案之一。古今冤…[全文]
清代干隆年间,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家府第出了位状元,名叫秦涧泉(1715——1777年),因此这个小巷就被地方官命名为“秦状元巷”。秦涧泉又名天士,号秋田老人,祖籍安徽当涂。他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少年时书法就小有名气,以至所得…[全文]
北宋熙宁十年,开封的公租房,每间月租170文。18年后,哲宗绍圣二年,广东惠州营房不够,部分士兵进城租房,每间月租150——300文。 北宋末至南宋,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房租跟着上涨,但劳动力日工资没有同步上涨,数目还是北宋的100…[全文]
唐朝没有与现代社会相同的恐怖犯罪和反恐法制。可是,当时也有类似的恐怖犯罪,而唐律中也有打击此类犯罪的规定。总归起来,此类犯罪行为主要是:劫持人质、用毒药害人、车马杀伤人、向城内射箭、散布恐怖言论、决堤防和纵火等。这些行为都从不同角度造成恐怖…[全文]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关于春节3天法定节假日是否包含除夕引起网友热议。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节假日很重要。那么如果时光倒流几千年,古代那些为朝廷工作的官员,他…[全文]
古代的服饰以其鲜明的特性,显示了穿着者的贵贱尊卑或性别职业,因而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社会地位人的代称,有的甚至沿用至今。 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全文]
从2012年起,布拖县日嘎村文化展厅成为传承彝族阿都文化的基地,万余游客参观—— 12月11日,天冷得直让人打哆嗦。布拖县特木里镇日嘎村的文化展厅,迎来一批熟悉的客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