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铭文禽兽纹锦 故如甲木墓地出土的黄金面具 位于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西藏最神秘的地区之一,却因其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姿态”令无数人对其望而却步。当人们数次对它魂牵梦萦时,是否知晓,几千年前的阿里曾经纵横着一…[全文]
昨天,我市150多名高中生来到新北区孟河镇小黄山,手持洛阳铲,身临盗墓洞,细观六朝墓,参加由市教育局、市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2014常州考古新发现——六朝墓群公众考古活动。 这是我市推出的首次本地公众考古。 小黄山考古工地位…[全文]
1988年在古格王朝遗址托林寺发掘出土的佛像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而海拔5000米的阿里高原则是“屋脊上的屋脊”。公元9世纪中叶以后,在这片高寒荒漠上,有一个叫古格的王国演绎了一段充满戏剧色彩的历史。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全文]
地铁施工时,工人挖出一块麒麟图案的石雕。昨日,经省博物馆有关专家鉴定,该石雕应出自明代的楚王府。 昨日,市民柳先生路过省人民医院附近时,看到地铁4号线二期工地的树下有块石雕。平时对文物颇有研究的他,感觉石雕应是文物,便联系了区文体局…[全文]
一次偶然的发现,沉睡数百年的“洛阳一号”古沉船重见天日。这艘洛河滩上发现的清代古船,是洛阳市首次在运河故道发现保存较好的沉船。8月2日,经过周密的计划,洛阳市文物部门将这艘古沉船整体“打包”,搬迁至回洛仓。 2日早晨7时许,偃师首阳…[全文]
近日,湖口县居民吕伟国在长江岸边发现并挖掘出3段乌木。经鉴定,此乌木是大戟科秋枫,具有1500年的历史。吕伟国决定将这3段乌木无偿捐献给政府。这些乌木系湖口县首次发现,将被收藏在该县博物馆。[全文]
据研究人员称,5万年前是人类睾丸素水平的下降促进了艺术和工具的发展。睾丸素的下降改变了人类头骨的形状,而同一时期的文化也得到蓬勃发展。于是这两者便联系在了一起:睾丸素水平的…[全文]
8月3日,高唐县固河镇石羊村出土了元代的石人和石碑,这对研究元代时期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据文物专家介绍,出土的石人和石碑是元朝将领杨通墓群的组成部分,杨通墓位于固河镇石羊庄村南,墓前石刻造像等附属物早年散失,至今幸存石碑1通…[全文]
记者3日从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获悉,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文物清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在吐鲁番加依墓地共同发掘出土400余件陶器。 考古学家将是次出土的陶器和洋海古墓葬出土的文物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文化传承相同,洋海古…[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