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昨天,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2月24日,在建馆25周年纪念活动上,一尊铜像揭下了面纱。下方的标示牌写着他的名字:朱新予。 正是这位先生25年前的努力,中国丝绸博物馆才得以在杭州创办。 “一辈子就做一…[全文]
印度文明印章,公元前2500-前2000年,出土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哈拉帕。 如果你是一名未来的考古学家,在清理21世纪初的遗迹时,你会选择什么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有什么东西能够代表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呢?从即日起至3月31日,上海…[全文]
岁末年初,国博带来的大礼一个接着一个,卢浮宫大展还没消化完,《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又将来了,十三姨我深感脑容量要爆表了~ 兴奋之余,感慨亦有之,微博网友@鞋楦儿表示,这个展览显示出了很浓的西方视角,主要内容还是告诉大…[全文]
对大部分人来说,2月27日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但对于与雪域高原结缘深厚的人们而言,这一天也是“大年”——2017年的藏历火鸡新年。为了庆祝这个隆重的节日,2月26日藏历除夕当天,不少在京藏族同胞、曾经在西藏工作过的同志和热爱西藏的各…[全文]
3月2日起,“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将有9件来自中国的文物,有点可惜的是不包括女史箴图。 在大英博物馆编纂的丛书《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AHistoryoftheWorldin100Obje…[全文]
“赵公桥畔柳丝丝,桥过鱼行土地祠。夹岸网师停舴艋,满船红日映鹭鹚。”这首诗,是清代海陵诗人康发祥(伯山,1788-1865)所撰,他告诉人们一个地理位置,由城里向北,过了赵公桥,也就到了渔行。 听说过渔行的人不少,但真正了解渔行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