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巡回展将来沪 上博征集第101件“文物”

 印度文明印章,公元前2500-前2000年,出土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哈拉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印度文明印章,公元前2500-前2000年,出土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哈拉帕。

 

        如果你是一名未来的考古学家,在清理21世纪初的遗迹时,你会选择什么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有什么东西能够代表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呢?从即日起至3月31日,上海博物馆向全社会征集最能代表当下世界的物品,并作为第101件/组展品,在“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特展中展出。据悉,这在上海博物馆的历史上也是首次。

 

        媒介不限可静可动

 

        “用100件文物讲述200万年的世界历史,大英博物馆的这个展览在全球巡展曾引起非常大的轰动,其将最后一站放在上海博物馆,我们对此也非常重视,因而特别推出了一个向全社会征集第101件文物的创意,这在上海博物馆的历史上也是首次。”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我们此次征集的原则是媒介不限,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是科技产品,但必须与当代中国密切相关,由中国创作/制造/研发,能突出上海特色为佳。同时是可展示或演示,如果是无形的概念,则需要有形的媒介。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实现,规模适合博物馆有限的展厅空间要求,展品的长小于4米,宽小于2米,高小于2.5米,并且不涉及商业品牌。”

 

        在杨志刚馆长看来,此次大英博物馆的展览打破了以往以文物精品展的模式,而更加以历史线索和脉络作为策展思路,用100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来串联起世界历史,并展现人类的创造力,这些策展模式也是非常具有新意的,“上海博物馆近年来在策划展览时候,主要是坚持三个面向:首先是面向人民,坚持免费开放,让文物能够‘活’起来,让更多人喜爱上博物馆,即使是此次大英博物馆的特展也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第二是面向世界,把中国文化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模式,展现给公众,同时也将世界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引入展厅,此次大英博物馆的100件文物,可以让观众很好地了解世界历史,特别是大多数人不太了解的历史背后的一些故事;第三是面向未来,我们不能简单的怀旧,因而此次展览特别向公众征集创意,我们将在4月组织专家对收到的方案进行评审,选出最佳的十种方案。如果你提出的方案在这十种之列,你将有机会获赠一份礼品,并受邀参加展览开幕仪式。我们将综合十种最佳方案以及我们专家的展陈方案来最终决定第101件展品。”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