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滇国特有青铜贮贝器彰显民族特色

    鎏金骑士贮贝器 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石寨山青铜文化之所以名闻遐迩,与出土许多精美的贮贝器有很大关系。由于都是用来贮存贝币的,所以称为贮贝器。根据器形、图像及制作工艺的差别,大致分为束腰圆筒形、…[全文]

2014-07-06 12:07:36

铜镜中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人类拥有着4000年的使用镜子的历史,其中,有3800多年人们使用的是铜镜,即青铜镜。铜镜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照面装饰的作用,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的社会发展史中。铜镜中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独特的味道,它在默默记录着悠悠历史长河中的波澜起伏。同时,…[全文]

2014-07-06 12:03:34

商代青铜器之铭文研究

    青铜器铭文习称金文,有铸铭与刻铭两种。战国以前多铸铭,战国时期有较多的刻铭。这些铭文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由于铭文的字体、布局、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所以铭文也是青铜器断代的重要标准之一。此外,青铜器作伪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是制作假铭…[全文]

2014-07-06 11:57:49

青铜器的鉴定的方法及鉴定历史

    自宋代金石学产生以来,随着作伪的产生,辨伪也就开始了。并且随着历代作伪的发展,辨伪也在不断的发展,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辨伪是金石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宋人辨伪已有一定水平,例如赵希鹄在《古钟鼎彝器辨》中指出:“三…[全文]

2014-07-06 11:51:30

青铜器的造器历史及伪器

    作伪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宋元明时期。自宋代金石学兴起以后,古代青铜器成为研究资料与艺术欣赏品,公私竞相收藏,遂使青铜器具有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从宋代起商人就开始作伪。宋代的伪品已见于宋代的青铜器着录书中。第二阶段,清初至嘉庆…[全文]

2014-07-06 11:49:54

羽纹簋:青铜簋衰败消亡的最后形态

    簋(音“鬼”),是古代盛放煮熟的黍、稷、粱的食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古人在宴飨时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到簋里抓取食物。附图中这件羽纹簋,是战国晚期楚贵族使用的“大碗”。它的造型、装饰与西周、春秋的铜簋相比,可谓是体貌不佳,但却榜上有名—…[全文]

2014-07-04 16:02:24

明双耳四方鼎足炉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全文]

2014-06-30 14:13:00

头饰与文化:银簪的收藏(图)

头饰与文化:银簪的收藏(图)

    桃花银簪 银簪是古代人们用于绾发和装饰的一种最为常用的头饰。簪的本名称“笄”。银簪最初的作用是“男以定冠,女以绾发”,男女都可以使用。古时《孝经》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全文]

2014-06-25 10:29:03

佛像收藏升温 鉴定注意六点

佛像收藏升温 鉴定注意六点

    经过4天的激烈拍卖,中国嘉德2014春季拍卖会近期以22.2亿元的成交额圆满落槌。值得注意的是,“般若妙景—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取得了91%的总成交率,成绩斐然。其中,“大…[全文]

2014-06-11 11:02:00

宣德炉专场成今年各大春拍心头好

宣德炉专场成今年各大春拍心头好

    近年来,越来越多原本较冷门的小众收藏开始走进大众藏家视野,铜香炉便是其中一类,而明代的宣德炉作为精品最引人关注。今年各大国际国内拍行的春拍场上,宣德炉专场粉墨登场迎来热拍。…[全文]

2014-06-11 10:51:1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