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双耳四方鼎足炉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上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因此,每一件宣德炉精益求精,每一道工序不可有半点疏忽。
宣德炉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鎏金或嵌金片的宣德炉金光闪闪,能够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还有黄红色的地、套上五彩斑点的,叫仿宋烧斑色;比珠砂还鲜红的斑,叫朱红斑;轻及猪肝色、枣红色、琥珀色、茶叶末、蟹壳青等等……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子京)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据传,宣德帝亲自过问的这批铜炉,大臣们不敢有半点疏忽,此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后再无出品。历经大家的辛苦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完成,宣德帝将绝大部分香炉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这批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因此,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深圳市御宝轩艺术品公司展出的此件香炉来源于明宣德炉,高7.5CM, 口径8.5CM*11.5CM,以金铜制成,古铜色泽,炉身形制规整,直口,两侧置双象耳,表情自然细腻,循“太平有象”之吉意装饰,包浆沉稳,典雅简洁,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是为书房陈设雅器。焚香其内,历史的厚重之感随香外溢,仿若置身其中,随香而止,底书“宣德”楷书款。在明宣德炉所有精品中,造型以古雅浑厚为上,有耳足的比无耳足的要好,其内腔亦有欣赏和断代价值,反映了匠心和时代的审美情趣。该藏品整体风格雅致、浑厚,独特工艺制造,径8.5-11.5,重量可达5斤,是该尺寸铜炉中的超重量级选手,价值要比普通的高数倍,具有无限收藏前景。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