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中国的很多建筑,器物都是用红色来装饰的。红瓷曾是世界陶瓷史上最难烧制的一种瓷器,因为大红釉料对温度的要求极高,很不稳定,瓷器烧成要1200℃以上的温度,而大红釉料在800℃就分解了,极难烧成红瓷,因此红瓷又被世界陶瓷爱…[全文]
故宫博物院藏有传承自前朝宫廷的清宫旧藏明代龙泉青瓷211件,它们是明初龙泉窑依朝廷定样所制宫廷用瓷的珍贵遗存,其制作工艺和装饰特征既有元代遗风,又与同时期景德镇的官窑瓷器相似,反映了明初龙泉窑制瓷与宫廷间的密切关系。 通过对清宫旧藏明…[全文]
故宫旧藏宋龙泉窑器物25件,器形包括了炉、瓶、碗、盘、洗等多种形制,釉色多为粉青、梅子青,温润淡雅,青翠欲滴。其中以炉为最多,共10件,按装饰纹样又分出戟三足、芙蓉三足、弦纹三足等;瓶的式样包括琮式瓶、盘口瓶、贯耳瓶、凤耳瓶、弦纹瓶、八方折…[全文]
原始青瓷弦纹盂 青瓷,亦称“绿瓷”,由高岭土制胎,表面施石灰釉,釉面基本呈青绿色的瓷器,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瓷器品种之一。中国的青瓷经历了原始青瓷、早期青瓷之后,一般认为在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所以这里所称的青瓷,一般是…[全文]
耀州窑酱釉执壶 酱釉瓷器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出现的,釉色为酱色、褐红色、褚色、柿红色的瓷器的通称。酱釉瓷的呈色是釉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化亚铁决定的。当釉料含氧化亚铁达到5%左右时,釉呈米黄色;氧化亚铁达到8%左右,釉呈赤褐色、暗褐色;如果烧成…[全文]
青白瓷,又名隐青、影青、映青、罩青,其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有青,宋元时期以景德镇为代表创烧的一种著名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色晶莹明澈,具有色质如玉的效果。青白瓷创烧于五代,成熟于北宋中期。宋代景德镇的湖田、湘湖、南市街、胜梅亭…[全文]
墨彩始见于清朝康熙中期,流行于雍正、乾隆朝并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国时期。康熙时的陶瓷墨彩色泽浓重,彩釉配制纯净,上涂一层玻璃白,烧就的墨彩漆黑莹亮;有以绿彩为底者,更为莹亮浓郁。其制品白釉地多微闪青色,纹饰多以花鸟为主,画风深受同时代画家的影…[全文]
画珐琅器,又称“洋瓷”。从清代蓝滨南在其《景德镇陶录》一书中对画珐琅器的描述可知,画珐琅器是以金属铜做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简单地说,画珐琅器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经烧制而成,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全文]
蒜头瓶,瓷器样式之一。造型为颈细长,溜肩,硕腹,圈足,瓶口如蒜头,故名。仿古铜器烧制,宋元时期已有所见。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盛行烧制瓶体高大的青花、五彩器物。清代的形制则趋于轻盈秀美,雍正朝有霁红釉蒜头瓶、珊瑚地粉彩花鸟纹蒜头…[全文]
德化窑在今福建省德化县境内,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民间瓷窑。以烧制一种低铝高硅的白釉瓷器而驰名于世界,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德化白瓷创烧于宋朝晚期,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达到了高峰。 《天工开物》中有记载,德化窑烧造精品白瓷,其中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