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摸清全省长城家底,从去年开始,甘肃省文物局和甘肃省测绘局对我省长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体调查。在经过一年调查后,调查组新发现了多处长城遗迹,并基本调查清了一直以来认为线路复杂的古浪县明长城的走向问题。 2007年,该调查组完成了近1000公里长城的调查,其中,调查战国秦长城约80公里,汉长城约35公里,明长城800多公里,明长城已逾全省明长城总长度的63%。调查组通过航测资料和寻访当地村委会、...
镇原县博物馆
经过半年多的辛苦工作,甘肃省长城资源调查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完成对900多公里各时代长城的调查。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2007年5月,甘肃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对995公里各时代的长城调查,其中明长城883公里,战国秦长城78公里,汉长城34公里。 甘肃省是我国现存长城遗迹较多的省份之一,境内已确认的主要有战国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绵延4000多公里,规模宏...
考古人员日前完成了对甘肃省高台县几座魏晋墓葬的清理发掘,其中新发现的独特仿木结构土洞墓为以往考古中所罕见,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 负责高台县魏晋墓葬发掘工作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吴荭介绍说,从梁柱、檩椽到斗拱,这些土洞墓墓室建筑构件尽管都是在黄土上雕成,但从外表构成上看,与木结构的建筑没有多大区别,这一考古新成果在甘肃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以往考古中也非常罕见,为研究中国魏晋时期的丧葬习俗和房...
12月初,甘肃省文物局派出检查组赴平凉市检查文物安全工作。检查组先后在市博物馆及崆峒区、华亭县、崇信县、静宁县检查了博物馆文物安全教育、文物安全值班制度、安防设施设备使用情况,以及野外文物保护三级网络建设、部分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护情况,并听取了市上和县(区)对文物安全工作的汇报。 检查组对平凉市文物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是各级政府重视,加大了机构建设,加强了文物保护三级网络的建设和队伍...
静宁县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在展示从窑址周围找到的彩陶碎片 日前,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杨湾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彩陶窑址,在这个遗址文化断层遗留处发现有白灰面居址和彩陶残片。据专家初步推断,该窑址占地面积约300亩,为新石器时代中期。 静宁县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在介绍彩陶窑址
在11月14日上午召开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会议上,来自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敦煌莫高窟的监测工作目前已形成体系,这对于我国的2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具有样板意义。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会议”,吸引了19个省区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近百名代表参加。据了解,世界上第一批世界遗产诞生于1978年。1987年我国拥有了第一批6处世...
美丽的蝴蝶化石 专家表示:这些昆虫类化石的发现说明酒泉曾是花繁叶茂的“南国”世界 记者11月12日从有关方面获悉,酒泉市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办公室与省地矿局第三勘测设计院日前在玉门市赤金镇境内发现距今1亿多年前的蝴蝶、蜻蜓等昆虫类化石,这一惊人发现说明:酒泉市在1亿年前曾是花繁叶茂的“南国”世界。 酒泉市堪称“古生物化石的故乡R...
经过专家的精心修复,保存在甘肃省民乐、山丹两县博物馆的100多幅水陆画日前恢复了昔日容颜,并通过专家验收。至此,有“可移动的敦煌壁画”之称的甘肃水陆画修复工作全部结束。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新修复的民乐、山丹两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共189幅,是甘肃省计划修复的最后一批水陆画。在此之前,甘肃省已经完成了武威市、古浪县、高台县三座博物馆中的173幅水陆画的修复工作,并通过...
10月15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民乐、山丹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修复项目验收会。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丹华、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初世宾、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旭东、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研究员潘路、国家博物馆书画修复室副研究员杨志新、北京市文物局副研究员刘超英等专家参加了验收会。 验收会上,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佛教出版社的汇报,仔细查看了修复后的水陆画,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
9月18日夜,张家川县川王乡马达村高崖五组的村民发现有人在村边盗挖古墓,就向县上有关部门反映这一情况。19日,天水市文化出版局得知消息,立即电话指示县博物馆去现场实地调查。20日,县长马小龙带领县公安局、博物馆负责人及业务人员赶到现场调查,但盗墓现场已不复存在。随后,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村子进行了走访,从村民手中收集到犯罪分子遗失的玛瑙、绿松石等文物。从调查得知,此前某村民曾发现一伙外地人在其承包地...
出土的人骨和马骨 继2006年天水市张家川马家塬发现战国墓地之后,今年9月底,在张家川川王乡马达村一块田地下,再次发现一墓葬,据在现场负责抢救性清理墓地的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从出土文物看,该墓葬年代与马家塬战国墓葬接近,初步推测应为战国晚期墓葬。 报案:马达村有人盗墓 9月19日,天水市文化局接到群众报案称,张家川川王乡马达村出现盗墓贼的身影,接此报案后市文物局立即电话指示县博物馆去...
新华社兰州10月7日专电(记者 屠国玺)记者7日从甘肃崆峒山管理局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崆峒山标志性建筑--凌空塔修复工程近日完成,凌空塔再现其挺拔身姿的同时,“古塔托松”的胜景也得以保留。 平凉市崆峒区的崆峒山有“天下道教第一山”美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凌空塔位于崆峒山中台法轮寺后,是一座无基座的七级八角砖塔,塔高近30米,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7日从甘肃崆峒山管理局了解到,该景区在维修其标志性建筑--凌空塔时,发现11座明代泥塑佛像,专家称其为研究明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文物。 据崆峒山文物管理所所长赵亚丽介绍,该景区今年在维修凌空塔时,发现了明代泥塑佛像11座,其中9座基本完整,2座已经残缺不全。 这些塑像面相丰润,细眉长目,表情庄重,身材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特别是其中的菩萨像肩宽腰细,身姿...
亚洲最大世界第六,只探察了1/3,估计还会更大。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武警黄金指挥部获悉,在陕、甘、川三省交界的甘肃省文县阳山,武警黄金部队官兵奋战10年,探获一座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吨,改写了我国没有200吨以上超大型独立金矿床的历史。阳山金矿的发现,是我国在西部岩金找矿理论和实践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对我国黄金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经济效益将辐射川甘陕三省 据专家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