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乐、山丹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修复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10月15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民乐、山丹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修复项目验收会。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丹华、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初世宾、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旭东、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研究员潘路、国家博物馆书画修复室副研究员杨志新、北京市文物局副研究员刘超英等专家参加了验收会。

验收会上,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中华佛教出版社的汇报,仔细查看了修复后的水陆画,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承担单位对两县馆藏水陆画现存病害界定比较全面、明确,病害原因分析充分,修复档案记录全面、详细、完整;在修复实践中认真执行了已确定的修复原则和技术路线,修复过程中认真把握了传统材料与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采用了传统材料与工艺对水陆画实施保护修复,修复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水陆画是寺庙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我省共保存有明清时期水陆画528幅,主要收藏在河西走廊武威市、古浪县、山丹县、民乐县和高台县博物馆中。它与敦煌壁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学者称之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开辟了敦煌学研究的新领域。这批水陆画基本都是在建国初期由寺院移交到当地文化部门保管。由于长期在寺庙内悬挂,历经风吹雨淋,历史上又经过多次揭裱,且裱画工艺水平不高,已普遍出现霉变、虫蛀、污损、干燥皲裂等病害,加之市县博物馆保存条件较差,自然损害日益严重。为了保护好这批珍贵文物,省文物局于1998年和2002年组织人员对全省馆藏水陆画进行了两次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委托中华佛教出版社制定了保护修复方案。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后,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修复,当年完成了武威市、古浪县、高台县博物馆共173幅水陆画修复工作,并通过专家验收。这次民乐、山丹两县博物馆馆藏189幅水陆画的修复通过验收,标志着我省馆藏水陆画修复工作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