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3日,甘肃省平凉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文化文物工作会议。各县(区)委、政府分管领导,文体局局长,市财政、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市文化出版局、市文物管理局及市直各文化、文博单位全体干部等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8年全市文化文物工作,安排部署了2009年的工作。会议由副市长曹复兴主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刚作了重要讲话。 王刚部长在讲话中要求市、县(区)文化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
通过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考古专家最近确认2008年在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陈旗磨沟发现的齐家墓地是迄今发现最大的齐家文化墓地,距今4200年至3700年,属于青铜时代。 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以最早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黄色陶器、敞口双大耳罐、竖穴土坑墓等是其主要的文化特征。上世纪以来,在渭河、洮河和湟水流域都曾发现过多处齐家文化遗址,其中著名的有甘肃永靖大河庄遗址、武...
规模最大的齐家古墓葬群 2008年7月到11月,甘肃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甘肃临潭陈旗(今王旗)齐家文化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中,意外地发现了目前规模最大的齐家古墓葬群! 2009年1月14日,尚未结束的发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评为200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获此殊荣的发掘项目全国仅有六个。 甘肃临潭,这块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汇之地,一时间吸引了中国考古学界的目光。 临潭:齐家文化考古名震华...
泾川县大云寺出土的石函、鎏金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和瓶内珍藏的来自印度的14颗佛祖骨舍利。 刚竣工的大云寺舍利塔。通讯员赵志锋摄 早在陕西法门寺地宫的佛祖舍利发现前23年,14颗佛祖舍利就在甘肃大云寺地宫出土了。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甘肃省筹资8000万元,在大云寺原址修建大云寺博物馆,日前一期工程竣工。其中,仿唐建筑风格的舍利塔成为14颗佛祖舍利等圣物的新家。该塔高95米、地上...
2008年12月底,甘肃省政府在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地隆重举行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工仪式。副省长咸辉出席仪式并做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锋主持开工仪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环保局、省文物局的有关负责人,酒泉市政府及敦煌市党政领导及敦煌研究院部分职工共计600余人参加了仪式。 咸辉副省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重大意义。她...
2008年12月,武山县政府向各乡镇政府和县直各部门发出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设文物保护示范县的目标,并明确了相应措施,提出了有关要求。 《通知》分析了武山县文物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文物部门切实增强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武山特色文化资源安全完整的高度出发,以对历史和全县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重点强调了...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普查办和宁县普查办联合在宁县焦村乡西沟村组织开展文物普查时,新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遗址,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登记工作。 新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地处宁县焦村乡西沟村徐家崖(又称徐家嘴)西洼沟与大土堆沟交汇的沟边上,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约1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3米,距地表2米左右。调查发现有文化层、灰坑、火烧硬面等遗迹。采集到的标本有泥质高领篮纹...
11月25日,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正兴带领工作人员和有关专家到靖远县检查指导工作,并对该县博物馆进行了评估定级。 在检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靖远县钟鼓楼时,张正兴副局长看到钟鼓楼有水蚀、虫蛀、下水渗透、电线老化等安全隐患,立即建议与省上古建筑专家联系,拿出具体可行的排险修复方案,尽快实施。 随后,张正兴副局长一行到靖远县博物馆进行现场评估。专家组认真细致地按照相关文件和评分标准,仔细审阅和查看了综...
12月4日,为期4天的甘肃省免费开放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完成了各项学习培训任务,在兰州圆满结束。 2008年,该省被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七个试点省区之一,全省39个博物馆博物馆自3月份以来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为进一步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加强全省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提高博物馆讲解服务水平,省文物局决定举办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培训班。来自全省...
记者最近从著名汉简专家、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所副所长何双全那里获悉,到目前为止,全国出土汉简七万三千六百多枚,而甘肃境内出土的就达六万多枚(件),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二左右,其中仅敦煌悬泉遗址出土的简牍有二万五千多枚。 茫茫戈壁,碎石遍地,人们想不到层层沙石下面,竟然埋藏着一座连接东西方的大型驿站,这就是悬泉遗址。何双全就是考古发掘这个“地下世界”的亲历者。 何双全介绍...
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市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和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山丹县文物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河驿明长城30号烽燧墩实施抢险加固维修项目于近期顺利完工。 明长城30号烽燧位于距永山高速公路山丹段2641公里处500米的新河驿长城口,永山高速公路由东南向西北横穿而过。由于山丹境内的明长城墙体系土夯板筑,加之年代久远,墙体十分脆弱,高速公路过往车辆给长城和烽燧墩造成了强烈的瞬间震动,...
在“敦煌舞派”的原生地甘肃,三十年间,敦煌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由一部敦煌剧引出了十台敦煌戏。 一九七九年五月,《丝路花雨》的推出,创立了一种新型舞蹈派系--敦煌舞。《丝》剧从敦煌莫高窟里保存着的历代舞姿图绘,选取、提炼出典型化的静态舞姿,探讨其动作流程,使其“复活”。“反弹琵琶伎乐天R...
近日,省文物局在敦煌市召开河西地区馆藏画像砖修复保护项目验收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黄克忠、傅清远,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陆寿麟、李化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马家郁等5位专家对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承担的我省河西地区馆藏画像砖修复保护项目进行了验收。 专家组认真听取敦煌研究院文物科技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工作汇报,察看了修复保护的部分画像砖,并进行了质询。专家组认为,敦煌研究院承担的画像砖保护修...
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县的马家塬战国墓地车辆有望整体搬迁。记者获悉,10月18日至19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天水市主持召开了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车辆保护及搬迁方案专家论证会,再次邀请从事考古和文物保护的专家,对甘肃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和陕西考古研究院提交的方案进行了论证。 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县的马家塬战国墓地于2006年发掘以来,因其规模大、规格高、形制独特等备受各界关注,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
近日,省文物局与兰州市文物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在兰州市开展了为期6天的文物安全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兰州市文博系统各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安全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及隐患提出了整改要求。 检查组先后实地查看了西固区、红古区、皋兰县的文物库房,市博、“八办”纪念馆、永登县博物馆、榆中县博物馆的库房、展厅、安防设施及鲁土司衙门博物馆古建筑群,对各博物馆的库房、展厅安全制度执行情况,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