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多幅精美的古代岩画日前在甘肃省景泰县被发现。 新发现的岩画位于景泰县上沙沃镇三眼井村老鸦崖上,黑岩石上作画,图案清晰,造型生动,有舞蹈状的人物,鹿、羊、狗、马等动物,同心圆状的几何图案等。 景泰县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历史上这里曾是多民族活动的地方,2007年,文物工作者在景泰县境内就曾发现过4处约60平方米的岩画。新发现的岩画是当地文物工作者在近期文物普查时发现的。 景泰县文化局副局长沈渭...
历时半个月,首都师范大学与故宫博物院专家组对位于永登县的鲁土司衙门及所属的妙因寺、感恩寺、东大寺、显教寺等旧址的考察取得重大发现。数量大、保存完整、有确切年代记录的一件件文物,展示了明清两代藏传佛教东进与汉文化西传的交融,为明代汉藏文化交流的研究提供了佐证。尤其是旧址遗留的大量坛城图案和绘于明代的壁画以及拱间壁画,扩充了国内研究藏传佛教结构的范围。 联合考察队由首都师范大学与故宫博物院的汉藏佛教...
8月13日,甘肃省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整理出土的陶马。经过抢救性发掘,甘肃省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的一座汉代墓葬中发现精美陶器40多件,这批陶器被初步认为属于东汉晚期。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这是出土的陶制楼院内的一些陶制小动物(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一件精美的白色马形瓷器近日在甘肃省武威市被发现。专家认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西夏马形瓷器。 这件西夏瓷器是著名西夏学家孙寿龄等9日在考察甘肃省武威市塔儿湾遗址时发现的,白釉、黑花,浮雕,尽管已经残破,只保留了头部和颈部,但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孙寿龄11日向记者介绍说,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西夏人非常重视养马,但在保留下的遗物中,此前只在宁夏境内发现过马形石器,马形瓷器一直没有发现...
武威出土的“马首”浮雕 在现存的西夏文物中,有马造型的文物这是唯一一件 在断层的泥土中轻轻一抠,居然发现了沉睡近千年的稀世宝贝。8月9日,记者随同武威市的三位知名文物专家在武威塔儿湾西夏遗址考察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著名西夏文学者、泥活字专家孙寿龄在一处山坡地察看时,无意中从土层中抠出一件珍贵的西夏文物——马首浮雕。 专家轻轻一抠,稀世宝贝...
2008年7月8日上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政协主席陈学亨及天水市党政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天水市博物馆和伏羲庙,考察了解了伏羲庙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维修情况。 贾庆林主席考察时,边听讲解员的解说,边同讲解员和工作人员了解伏羲文化的有关情况。他对伏羲庙的文化内涵和文物保护以及每年吸引大量海外游客尤其是台湾同胞...
榆中县公布13处县级文保单位 其中金崖驿站、水烟手工作坊等9处古建筑在列 金崖古建群大规模保护启动 日前,榆中县政府公布金崖驿站、水烟手工作坊等9处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这意味着,兰州规模宏大的金崖古建筑群保护与利用正式启动。 7月13日,记者从榆中县有关部门获悉,榆中县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公布金崖镇古建筑群等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通知》指出...
6月14日,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举办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一是在山门、码头、售票处、卧佛殿、陈列馆等醒目位置悬挂“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横幅,张贴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宣传画;二是对参观炳灵寺石窟的游客实行门票半价优惠,全天共接待游客384人,并向每位游客赠送了《炳灵寺石窟》小册子;三是与《丝绸之路》杂志社合作,邀请了4位作家、编辑开展了为期两天...
记者日前从甘肃陇南文县了解到,该县博物馆内的200余件国家一、二、三级文物已经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区。这些文物主要为商周到东汉时期的陶器、木器和铜器。 当地文物转移从6月3日开始,整个转移过程都由当地部队战士负责执行。他们按要求分批包裹好每一件文物,小心装上了运输车辆,运往安全的地方。据了解,这批文物共有200多件,因地震影响,这些馆藏文物受损9件,其中陶器7件,瓷器2件。此外,在这次地震当中,该博...
甘肃会宁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在进行野外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距今至少有八万年的纳玛菱齿象古化石,昨日纳玛菱齿象古化石,安全运送到会宁县文物局。 据会宁县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五月底,文物普查队在该县新庄塬乡泉坪村一河床断崖处砂岩里,发现一古生物化石。化石距河床底部约为二点五米,海拔一千七百三十一米,甘肃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及十几名工作人员在十天的精心挖掘下,古生物化石完整出土。 据专家介绍,这次出土的...
麦积山数百个石龛中,荟萃着上迄后秦下至清朝的十多个朝代的各种塑像 地震造成佛像左臂肘部出现裂缝,另有佛像手腕部出现移位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表明,在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仅四川省受损的全国重点文物就达65处。事实上,不但川蜀地区大量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甘肃省的文物遗址也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受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水麦积山石窟、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遗址等不同程度受损。...
5月22日,记者从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文物专家在获得有关线索后,在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考察发现距今4亿年前古生物化石,这一重大发现表明,距今4亿年前的甘肃武威属浅海区域。 古生物化石现山村 5月22日上午,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振华告诉记者,近日,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五沟村原村支部书记马驯在该村意外发现疑似化石的石头后,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5月9日至10日,获得线索的武威市文化旅游...
5月22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从本报刊发《我省地震灾区文物损失严重》至今,我省在此次地震灾害中受损文物经过最新统计显示,受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增至16处,共计45处不可移动文物遭受不同程度毁坏,各级各类文物收藏单位共受损文物607件(含民营博物馆藏品),其中288件文物彻底被毁无法修复。 强烈余震幸未波及莫高窟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包括甘肃省在内的多个省份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