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人物介绍:晋晓瞳,男,生于1963年1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著名钧瓷艺术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家钧窑总经理兼总工艺设计师。 记者:众所周知,你父亲晋佩章是令人景仰的“钧瓷泰斗”。你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晋晓瞳:在钧瓷界,言及父亲的人品,人们赞誉有...
读着时间的脚步,寻着金秋的芬芳,在任坚钧瓷艺术纪念馆开馆一周年之际,笔者故地重游。此时,这里已是游人如织。 纪念馆内,任坚铜像依然风采伟岸,神清目朗,基座上联合国文化总署秘书长刘东泽手书的“新中国钧瓷奠基人——任坚”几个大字,仿佛在传递着任坚钧瓷精神的深邃内涵。 笔者在缅怀任坚钧瓷情怀的追思之中,骤然发现任坚铜像对面的展柜中新展示着两个直径二尺的荷口盘,看其下的说明,是唐钧作品。 唐钧?这就...
作家的小说创作,都是用智慧和技巧制作各式各样别致精美的容器。容器是虚构的,里面装着作家真实的经验。每个作家制作容器所使用的材质各不相同,技巧不同,用作描绘的颜料不同,更重要的是掌握烧制的火候功力不同,就直接关乎容器这件艺术品的艺术性。沈从文的“绿琉璃”,莫言的“红陶酒坛”,都是他们各自火候功力所致,有他们各自的必然,也有他们各自的偶然,这确实有点像瓷器中的钧瓷窑变。 《四川文学》2014年第8期...
钧瓷销售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火爆之后,慢慢地回归理性。有些厂家不太适应,烦躁起来,怨声载道,唉声叹气。 自从人们看到能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个荣誉而带来的利益之后,钧瓷界的一些人就像着迷了一样追逐大师这个称号,觉得只要当上了大师,就像天上掉下金光闪闪的财宝,永远也享用不尽似的,而不考虑自己的作品与大师的称号匹配与否。 钧瓷销售市场有繁华,就肯定有低迷,这是自然规律。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年四季有春夏...
韩美林是一位世界级艺术大师。他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在艺术领域默默耕耘了60余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尤其是1986年年初到2004年,在将近20年时间里,他多次到禹州市神垕镇,设计和创作了大批钧瓷新器型,为发展和繁荣禹州的钧瓷事业付出辛劳之大、创作品种和数量之多,在全国美术界无出其右者。 禹州是钧瓷的发祥地。钧瓷自恢复烧制以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钧瓷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内陶瓷界有不少著名...
吕超峰 北宋桃形蜗牛钧瓷滴水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亦是茶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窑瓷器釉色丰富多彩,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调格局,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这种丰富多彩的特点,为后来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以下追根溯源,解读钧瓷的兴衰成败史。 金朝青瓷葵花式单把杯 宋代 说到钧瓷...
产于禹州市神垕镇的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是汉民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其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凭借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其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禹州市区的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就是一座民众了解钧瓷发展历程,欣赏钧瓷...
在中国制瓷史上,钧瓷是以多彩的窑变釉色著称的瓷器类型。人们通常把钧瓷艺人用特定的原料和制作方法制成器物后,在合适的窑炉中依照特定的烧成制度烧制出釉面具有窑变色彩和窑变纹路的瓷器的工艺过程称为窑变。 从釉色上看,传统钧瓷窑变釉大体上有三大类:一是窑变单色釉;二是窑变彩斑釉;三是窑变花釉。窑变单色釉以宋元时期的具有蓝色乳光的月白、天蓝、天青、豆绿釉为代表;窑变彩斑釉以宋元时期的天蓝红斑釉为代表;窑变...
清朝末年钧瓷开始恢复,至今已历时百年,现将恢复过程主要事件简述于后,以飨读者,并请专家和同仁指正。 1、良好的开端 清朝后期,由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陶瓷业受到严重冲击。为挽救我国的陶瓷工业,民族工商业者在清朝政府维新派“振兴实业”口号的影响下,办起了一些新式瓷厂和公司。同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商大贾来到中国,使中外古陶瓷收藏家日益增多,仿古器物也因此而大量涌现。这一仿古之风对钧窑的复苏起到了...
元钧四宝之《双系罐》 王建伟 作 钧瓷从唐代开始,就在黑色底釉上点彩斑,烧造出了绚丽多彩的花釉。进入宋代,铜红釉的烧制成功,使钧瓷装饰手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身价”从“民窑”上升为“官窑”,这一时期钧瓷造型艺术水平之高、釉色变化之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形成了秀雅古朴、明快新颖的艺术特色,确立了在世界陶瓷史上的历史地位。 元代钧瓷胎质不如宋代的细润,较粗松,呈白、灰白色;积釉肥厚,浑浊失...
宋代官窑精美钧瓷鉴赏 钧瓷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 钧瓷起于唐代,北宋达到了鼎盛。目前人们常说的钧窑,是指北宋著名五窑之一的宋官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宋官窑钧瓷主要特征如下: 一、宋官窑钧瓷呈色绚丽多彩,斑驳瑰丽。底色主要为天蓝、天青、月白、粉青,具有乳浊而...
钧瓷杰出的工艺成就,是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经多道工序,在烧成过程中合理地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形成釉色不同、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 胎:神垕长期流传“东山煤,西山釉,北山瓷土处处有”的俗语,做为钧瓷用的土为神垕独有的矿藏,土里边所含有的“长石、石英、粘土、铁、铝”等物质原素,在做成素胎施釉,烧成后能在产品上很好的反应窑变效果,所以说“货出地道”。胎所用瓷土在采掘出后,需风化...
禹州,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因大禹治水受封于此而得名“ 大禹之州” 。禹之子启,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夏朝,因此,禹州又有“华夏第一都”之誉。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禹州曾涌现出法家代表韩非、杂家鼻祖吕不韦、政论家晁错、军事家张良、三度临朝辅佐五帝的褚蒜子、曹操谋士郭嘉,首创行书刘德升、百代画圣吴道子、书法大家...
北宋桃形蜗牛钧瓷滴水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亦是茶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窑瓷器釉色丰富多彩,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调格局,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这种丰富多彩的特点,为后来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以下追根溯源,解读钧瓷的兴衰成败史。 金朝青瓷葵花式单把杯 宋代 说到钧瓷,最早烧...
自古以来,制陶瓷的窑炉都只有一个火膛,而禹州城东北隅的宋代官钧窑场,却有一座双火膛窑炉,更稀奇的是这两个火膛像乳房形状,这样的窑炉世上独一无二,它出产的钧瓷举世无双。当初,为啥建成这样一个钧瓷窑炉呢?这里边还有一个悲壮的故事呢! 相传在北宋年间,阳翟城(今禹州市)东北隅有个官办瓷窑场,规模很大,能工巧匠多得很。窑场有个年轻才子,名叫俊瑶,刚刚十九岁,出身书香门第,又聪明,又肯钻研,完整地掌握了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