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日从闽侯昙石山遗址发掘现场了解到,考古工作人员近日在一个编号为M149号的墓穴中,发掘出33件随葬品,包括28件陶器、3件石箭镞、2件骨箭镞,该墓穴是迄今为止发现随葬品最多的一座。 昙石山文化遗址发现于1954年1月,此前已经历过9次面积不等的考古发掘。这次抢救性发掘是为配合昙石山博物馆遗址厅改造而进行的。从4月14日开始发掘至今,发现的遗迹有墓葬2座、灰坑3个、壕沟2条,目前还有1个探方...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林恭务在展示出土的彩陶(5月3日摄)。 考古人员在昙石山遗址发掘现场清理墓葬品(5月2日摄)。 记者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发掘现场了解到,考古工作人员近日在编号为M149号的墓穴中,发掘出30多件墓葬品。其中的两件彩陶和多个保存完好的箭镞,为人们进一步了解距今四五千年的昙石山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昙石山文化遗址发现于1954年1月,至今已考古挖掘8次。这次抢救性...
近日扬州晚报报道了考古部门对宝应县夏集镇双琚村一商周古文化遗址进行再勘察的消息,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久海昨告诉记者,此次考古调查已于前天结束。根据实地勘察,此处文化遗址是春秋晚期的。 据介绍,经缜密测量,此处文化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约2米。考古人员此次对文化层钻探后发现,该文化遗址为春秋晚期一般居民居住场所,可能是宝应最早的祖先居住处。从遗存来看,这里没有古代城址的迹象。 该处文化遗...
“在一座标准的老昆明四合院里,修葺一新的格子门、雕梁画栋的窗棂和房前屋后的绿树红花一起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三十日记者应约来到昔日“云南王”龙云位于昆明西郊的“灵源别墅”,这座有着七十多年历史的龙云故居一度破旧不堪,在经过四年多的修缮后已面貌一新。 龙云是云南昭通人,著名滇军将领,抗战期间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共主政云南十七年,被...
铜纵目面具和“太阳神鸟”金箔(复制品) 三星堆、金沙代表文物深博展出 古蜀珍宝金玉铜辉 凸眼大耳的铜纵目面具、金面罩青铜人头像、1.8米长的金沙象牙、“四鸟绕日”金饰等一批古蜀珍品文物揭开古蜀国文明的秘密。昨日《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金沙文物珍宝展》在深圳博物馆隆重开展,闻名海内外的156件代表性文物珍品将在此展出至8月28日。 一级...
精美华丽的金剑鞘、玉剑及不同类型的周代青铜器和各种玉器配饰,这些以往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国宝”陕西人将能近距离一睹它们的真容了。笔者近日从韩城市景区管理委员会有关会上获悉,该市梁带村两周遗址博物馆配套建筑精品文物陈列展将在遗址发掘地梁带村落成开放,并隆重推出《盛世重光——梁带村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为省内外游客及市民献上一场绝无仅有的传统文化的盛宴,该展是文物展馆开馆迎来...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从古诗中可以想见古代蓝关道的崎岖艰险。近日,西安市文物工作者在蓝田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古栈道栈桥遗址,认为其应属蓝关古道的一部分。这对认识蓝关古道的历史状貌提供了一定实证。 该遗址位于蓝田县蓝桥乡窄峪口河道两岸,东南距蓝小公路500米。文物工作者在长约1000米、宽约1.5米范围内,发现栈孔遗迹多处(包括有栈孔、栈桥遗迹等),大致...
记者昨日从湖北省文物局获悉,近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咸宁市咸安区发现北伐战争时期叶挺独立团指挥部旧址。该旧址的发现,进—步丰富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汀泗桥战役遗址内容。 该旧址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为—栋欧式二层砖混楼房,整体结构保持完整(下图)。咸宁文物部门调查表明,1926年,叶挺独立团曾同吴佩孚的北洋军在汀泗桥展开空前激战,最终大败北洋军的汀泗桥战役指挥部,就设在这栋楼房。 据了解,目...
日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一行考察了洛阳市正在建设的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和隋唐城宫城核心区拆迁整治和考古发掘现场。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的外郭城正门和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虽历经1000多年但地下遗迹保存完好。2007年国家文物局将其立项为大遗址保护工程,之后经过一年多完成考古发掘和规划设计等工作,今年2月10日开工建设,总投资约4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2616平方米,建筑...
记者4月26日获悉,为深入探索先周文化与客省庄文化的关系问题,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对我省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出土大量先周和西周时期的文化遗物,许多遗迹和遗物都是本遗址发掘以来的新发现。该遗址位于淳化县润镇乡枣树沟脑村的台塬上,总面积300万平方米。调查发现,遗址北侧有一条人工壕沟,把台塬分割成南、北部分,由于遗址西侧靠近地表水源通神沟河,各时期的文化遗存都集中分布于遗址西半部。据考古专...
吉林市文化局考古人员近日在桦甸市苏密沟乡兴林村新发现了一处石刻遗址。据专家推断,该石刻遗址应属西汉早期,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年。 据考古人员介绍,此处石刻分为两个区域,一处面积约两千二百平方米,现暴露出的石刻为七处;另一处向西约三百米,面积约为一千八百平方米,已暴露出的石刻有二十八处。此外,专家称,在近四千平方米的范围内还有多少石刻隐藏于地下目前尚不清楚。 专家介绍,这些石刻的加工方法很独特,有的...
专家在田地里找到古器皿碎片 随着多次考古挖掘,即墨市的北阡古遗址已被人熟知。23日上午,即墨市文物专家对附近的东演堤村遗址进行考察时,发现了石斧等古器具和器皿碎片。专家介绍,此处遗址与北阡遗址及南阡二里遗址、孙家周疃遗址及南坦遗址形成一个遗址群,对研究远古时代的人居环境及布局,有重要研究价值。 4月23日上午10时许,记者随即墨市博物馆的张馆长及姜副馆长等,来到即墨市店集镇的东演堤村人类居住遗...
自从去年,南京的大报恩寺地宫考古发掘出了长干寺地宫,碑文中记载有“佛顶真骨”,它就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焦点”。记者了解到,由于该片区原先规划的是复建大报恩寺琉璃塔,并以此为主题建设一个遗址公园,长干寺文物的出土显然影响原先的规划初衷,而原来要找的大报恩寺地宫却迟迟没有下落,成了一个谜。 南京市民进在今年的一份集体提案中建议:重新规划建设南京大报恩寺...
河南邓州杏山旅游管理区近日发现一处楚长城遗址,河南文物部门目前正在对该遗址进行专业的考古考察,以便作出整体修复保护规划。 邓州历史上曾为楚国地,是次发现的杏山楚长城遗址,是一处呈带状密集型分布的、整体相连的、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长城墙体宽度在二点三(底)至一米(顶)之间,现存残高在零点一至二点六米之间,由山体自然的青毛石片(块)干砌而成。石城、石屋、石墙、烽火台大多保存较完好,构成了较为完...
河北省邯郸市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已完成了邺城遗址、赵邯郸故城的赵王城、大名府故城等大遗址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邯郸市第一部大遗址保护规划—《邺城遗址保护规划》正式面世;大名府故城规划编制业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大名府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赵王城故城保护规划”已上报国家文物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