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天(4月2日)从甘肃省定西市委宣传部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定西市安定区文物普查组发现一处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大型齐家文化遗址。发现完整的齐家文化白灰面房址,在甘肃尚属首次。 据介绍,这一遗址位于安定区香泉镇云山村云堡山,面积约200万平方米。遗址暴露出的遗物遗迹十分丰富。普查组还清理出一座完整的白灰面房址,房址长和宽各为3.7米。专家分析认为,这一遗址是齐家文化大型居落遗址。 ...
4月1日,济源市文物工作队考古人员向记者展示在天坛街道办柴庄考古工地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绳纹陶片时介绍:“据初步调查,柴庄遗址占地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 近日,济源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柴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商周文化遗址。遗址文化层厚1.4米至3.2米,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耕土层,泥质灰陶较多,纹饰多为粗绳纹和细绳纹。第二层为战国至两汉文...
昨天(3月31日),引人注目的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经过紧张的公示后终于揭晓。在初评入围的25项考古发掘中,江苏有3项,最终无锡阖闾城遗址入选“十大新发现”,令人遗憾的是,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和邳州梁王城遗址落选了。 评选进行了两天,3月30日,评委一一看了25项考古发掘的参选短片,每个15分钟左右,介绍这些考古发掘的始末。昨天上午,20...
历经岁月的侵蚀,古烽火台遗址依然保存下来 “长海县广鹿岛的南台山上发现一座明代烽火台遗址,它不仅印证了明代著名的‘望海埚大捷’,而且也将结束大连史学界上的一个争议。”昨日,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曹钧向记者介绍最近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这一重要新发现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海岛上发现明代烽火台城墙 广鹿岛的南台山临近大海,海拔251米,是该岛...
新华网成都3月31日电(记者苑坚)“精确测量证明古蜀工匠在制作太阳神鸟金箔时并没有使用固定的模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室主任王仁湘日前在成都参加“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论坛”时提出上述观点。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人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目前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此前专家们认为,从太阳神鸟金箔中央的漩涡形芒尖的大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陵考古队日前在对汉武帝茂陵二号遗址局部发掘时,发现了一处园林建筑遗址,这也是在西汉帝陵中首次发现此类建筑,使长期困扰学术界的西汉帝陵究竟有没有园林建筑问题得以明确,对研究汉代社会形态、帝陵制度、建筑形式、陵园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汉武帝茂陵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是国家“大遗址保护规划”中西汉帝陵保护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策村南,是西...
近日,抚宁县驻操营镇城子峪村传来喜讯:在该村距城子峪长城不足100米山间农田发现了明代长城砖窑遗址。这是秦皇岛境内迄今发现距离长城最近的一处古砖窑遗址,填补了长城建筑史上的一大空白。 城子峪长城位于城子峪村北面,有一座山海关以北地区唯一的大型明代军火库——城子峪长城库楼。明代时,这里曾是重要的边防要塞。史载为了加强防御,隆庆五年(1571)这里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加固整修,在原石墙内外两侧,又砌了5...
又出土大型汉墓 考古人员近日在江苏常州新岗遗址出土的崧泽时期墓葬附近,又发现一座大型汉代墓葬。 为配合沪宁城际铁路建设,常州新岗遗址的发掘从去年年底开工,陆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近日发现的这座汉代墓葬为西汉前期常见的竖穴土圹墓形制,墓坑长约3.4米,宽2.7米,南侧一角位于沪宁铁路路基下。墓坑中央偏左侧为长方形棺床,棺床附近可见红色漆棺痕迹,棺内有一层绛色布帛痕迹,并有朱、黑两色漆器痕迹。棺...
潜江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该市王场镇发现一处红军当年战斗遗址。昨日,潜江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该市将向省文物部门上报,申报该地为革命纪念地。 上世纪70年代,王场镇当地群众建窑时,发现大量红军遗骸。据潜江博物馆负责人介绍,1932年4月,贺龙率部在王场、朱港和沙洋一带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队相遇,激战七天七夜,终因寡不敌众,贺龙率部主动突围,红军官兵400余人壮烈牺牲。
“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世人牢牢记住了玉门关外的荒凉,近日敦煌考古发现,在玉门关西南约六十多公里处有一汉代烽燧遗址,这表明当时关外还有许多官兵、商人在此活动。 敦煌市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个汉代烽燧遗址,当地群众称其为“一棵树”。烽燧修建在盆地中一处独立高出地面十三米的风蚀台地西端。烽燧残高一点八米,东西宽四米、南北长四点五米,地面有大量汉代...
北川叫停地震遗址游,原因之一是为建地震遗址博物馆让路,4年后,一个由北川中学遗址、北川县城遗址、唐家山堰塞湖等知名地震节点组成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将与世人见面,届时,坐空中索道,就可直上唐家山堰塞湖……近日,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专家组审定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以下简称《方案设计》)已原则通过,建设资金一经划拨,...
“见证鉴真大师第六次成功东渡日本之福地;始于六朝、盛于隋唐、延于宋代,丰富的遗迹遗物揭示了张家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将张家港开埠史推进至公元三世纪。”近日,省内考古专家齐聚港城,对该市发掘的古黄泗浦遗址的历史价值给予高度评价。 古黄泗浦遗址位于张家港市杨舍镇乘航街道东北处的安庆村,距现在的鉴真东渡纪念馆约2公里。2008年11月,张家港市博物馆考古专业人员在...
2009年2月20日,河北省启动邢台市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33支综合调查队和两个旧石器专题调查组奔赴该市21个县市区,在一万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细心寻访。工作开展二十余天来,共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存1060处,其中古遗址767处,古墓葬150处,古建筑104处,石窟寺及石刻1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1处,其它1处。 目前,旧石器专题调查组在沙河、临城、内丘、邢台县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
尘封千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宜兴筱王古窑遗址今年将启动复建工程。宜兴文化部门将会同西渚镇委、规划部门、及国内有关高校,共同完成这一古窑遗址的保护开发工程。 筱王古窑遗址位于西渚镇五圣村,是南宋时期的制陶遗址,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在6.2平方公里的村域范围内,20余处古窑遗址零星散布,古窑址直径小的约30多米,大的有近百米,堆积高5至10米不等。从陶片堆积状况看,其延烧时间较长,产量巨大,是宋代...
日前,陕西省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宫门宫墙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评审,这次通过评审将积极推动遗址公园丹凤门和南宫墙项目建设的启动工作。 这次国家文物局组成的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宫门宫墙设计方案专家评审组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会长郭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顾玉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吕舟等5人组成。经过专家组的认真讨论评审,评审组一致认为该方案对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认识到位,该遗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