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钱,陕西省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工程暨第二届诗歌节“诗之源”艺术工程在太液池遗址启动,1300年前曾经高岸环湖、绿柳成荫的太液池将重现于世。英国驻华大使欧威廉爵士和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工程是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重点示范工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之一,该工程...
沉寂数年的道县玉蟾岩遗址再次引发国际学术界关注。昨天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有报告称,中以科研人员借助放射性碳测年法,测定出在中国湖南出土的一些古代陶器碎片已有大约1.4万年至2.1万年的历史,这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陶器制品。 陶器年代早于东亚地区陶器样本 作为玉蟾岩遗址考古发掘队中方队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袁家荣参与了此次科研过程。袁家荣介绍说,此次科研的主要目的是遗址的断代问题,且...
日前,由中共西沙工委、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和省文体厅联合组织实施的历时20天的西沙群岛海下搜寻文物普查结束,新发现5处水下遗物分布点、7处水下沉船遗址。 据悉,水下文物普查是中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西沙水下文物普查共有来自北京、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15名水下考古队员,他们依次对西沙永兴岛、石岛、东岛、浪花礁、玉琢礁、晋卿岛、七连屿等水域进行调查,采用磁力仪、GPS定位仪...
记者一日从海南省文体厅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获悉,由中共西沙工委、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联合组织实施的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普查已于五月三十日结束,历时二十天的海下搜寻,新发现五处水下遗物分布点、七处水下沉船遗址。 水下文物普查是中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00九年度西沙水下考古队队长、海南省文体厅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亦平介绍,此次西沙水下文物普查,有来自北...
6月1日,保靖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酉水流域中游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距今约几万年的旧石器遗址。 该遗址位于保靖县城北部的龙马嘴仓库,属酉水河二级台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据初步调查,已发现两件人工打制的石器,从器物的打制痕迹和形制分析,为几万年前的远古人类生活的石器。另外,在网纹红土上面的堆积层上还发现大量明清墓葬。 据国家级考古领队、州文物局副局长龙京沙介绍,该遗址的发现是湘...
日前,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自4月12日张家口市蔚县展开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以来,截止到5月18日,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存333处。其中,古遗址72处,古建筑248处,古墓葬11处,其他2处。 古遗址中较为重要的是在上康庄村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表暴露遗物特别丰富,应属仰韶文化后岗类型文化遗存。另外,在黄梅乡和北水泉镇还发现其他5处属于仰韶文化(包涵龙山文化)遗存的遗址,遗址面积大、遗...
中新网宁波5月27日电(记者 张慧慧 徐小勇)作为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为期二天的国际遗址博物馆馆长河姆渡峰会今天在浙江余姚闭幕。共有来自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国内的50余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参加了此次峰会。 据了解,国际遗址博物馆馆长河姆渡峰会确定了“河姆渡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上的地位”、“河姆渡遗址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唐含光门土遗址中发现大量螨虫。 ■专家组从去年开始研究论证,通过“抢救”土遗址方案。在日前的评审讨论中,专家支招如何保护。 ■千年土遗址今起实施“抢救”。 “千年土遗址中有存活的螨虫!”来自国家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动物保护、考古、社科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团,经过详细调研西安唐皇城含光门遗址,对西安城墙景区含光门博...
由中国博物馆学会、浙江省文物局和余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遗址博物馆河姆渡峰会”2009年5月26—27日在余姚召开,来自国内及其他不同国家的遗产部门和专业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及其跨文化委员会、国际古迹理事会及国际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等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柏,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中国博物馆学会秘书...
近日,巴州区群乐乡五狼坪村村民向正在该乡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文物普查队报料,大约在三年前,村民黄天国在挖地基建房时,挖出了大约5米长铺在地底下的青瓦管道。接到报料后,文物普查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 经调查发现,该青瓦管道出土地位于群乐乡五狼坪山顶中部村民黄天国房后后约1.5米处的农田内。5月15日,经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智彬等现场考证,认为该遗址应归属其它遗址类,陶制筒瓦排水管...
近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文物管理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的“布瓦黄泥群碉及民居村寨”田野考古调查及勘探工作队发现和确认了一处距今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布瓦遗址! 布瓦遗址位于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三组(龙山组),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处附近。遗址的分布面积约50000平方米,保存较好的中心区面积近10000平方米,海拔高度2100...
在投入2100万元、经过历时近1年的大规模改造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建馆16年来首次大变脸,并于明天重新对外开放。 改造后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比原来增加了400平方米。馆内共展出文物近320件,其中田螺山遗址出土文物100件,还有鲻山遗址、鲞架山遗址等出土文物若干件。 与改造前博物馆相比,新馆的展陈内容从原先单一的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调整为以...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思考四个问题、稳步推进三项工程、规范工作体系标准、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建设生态宜居新房山。 解读:“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服务科学发展,推动博物馆事业”,树立人文北京建设发展的理念,加强遗址保护与利用,发挥博物馆教育作用,提升社会影响力,发挥文化遗...
休馆一年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经过改造,将于5月27日重新与大家见面。经过精心翻修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会有什么变化?新馆在展现7000年前河姆渡人生活上会有什么新亮点?新馆采用了什么新设施?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新的感官享受?为此,本报记者前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抢先探营。本期“金报@探索发现”就为你介绍一下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你听说过盘古开天地吗?你听说过夸父追日的故事吗?你听说过后羿...
象边山出罕见文物 新会惠州三千年前有交流 古井长沙村象边山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出土的部分文物。 从上月10日开始至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挖掘工作人员在新会象边山沙丘遗址挖掘出新会首批周代时期的砺石、石锄头、石锛等石器工具和陶罐、陶片等约300件远古时代的文物,部分文物是目前所有沙丘遗址从没发现过的。桃形石刀和石范这两项发现填补了岭南周代考古史上的空白,说明在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