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浙江省长兴县文物普查队在雉城镇三星村张家桥自然村一小陇岗上发现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新石器至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张家桥遗址。 该遗址西靠方山南坡连绵不断陇岗,东接长泗平原,相对高度17米。发源于方山东南侧一条水系由西北向东南从遗址东侧擦肩而过注入长兴港。现场调查勘探发现在东西向长约240米,宽约90米的整座陇岗上均有古文化遗存。其中以岗脊与东北坡更为丰富,可见文化层达0.3—1.2米。尤其是...
晚报读者走进良诸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做客浙江在线时透露—— 昨天是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就在前两天,良渚国家遗址公园宣布建立,《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良渚共识》在“良渚论坛”上经思路交锋后达成。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更是在遗产日来临前充分肯定浙江良渚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这让良渚和陕西秦兵马俑挖掘一样成为网民争相点击的热点话题。 昨天,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浙江...
洋河古民居 “寻找的不仅是记忆,传承的不仅是文明,呵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按照统一部署,从2007年4月份开始,我市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目前,我市各县区已经基本完成了文物调查工作,据初步统计,在这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中,我市已经新发现110多处古遗址、古建筑和古墓葬。 “这次普查是最全面的!” 我国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从...
近日,浙江省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莒溪镇普查时发现了明代银矿矿洞遗址——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遗址。 该遗址位于素有“苍南西藏”之称的莒溪镇天井村、龙船坞东坡,俗称“银洞坑”,遗址占地面积约为1250平方公里,共有窿洞50多个,面东而凿,以横坑居多,少数为竖井,洞壁清楚可见矿脉线层;窿洞多为一组两个呈上下垂直分布,上层主要用于透气排风,下层为主矿洞口;浅...
国家文物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陕西省人民政府近日联合在京召开发布会,宣布首届中国国际文物保护博览会将于10月29日至31日在西安举办,并将与德国许多文物保护组织携手探讨文物保护、遗址开发经验等方面的话题。
6月19日,铜陵市文物管理部门的专家们顶着炎炎烈日,来到正在紧张施工的露采棚户区改造工程工地,对这里新发现的大量古炼渣遗存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 近日,国家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陵市文物局联合对皖南古铜矿进行考古调查时,通过遥感监测发现位于铜陵市露采棚户区46000平方米地域内,约有6000平方米-8000平方米的古炼渣堆积,在此处还发现汉代、唐代等朝代的陶片,再一次证明,西汉时期唯一的...
6月21日,游客在嘎仙洞古遗址参观。 位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嘎仙洞古遗址,以其确认为我国北魏时期拓跋鲜卑族起源地等重大考古发现,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国内外学者和游客数十万人次前来考察、参观。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6月21日,游客在参观嘎仙洞古遗址。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6月21日,游客在参观嘎仙洞古遗址。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不应出于政绩、经济效益等的考虑而急于求成,强行在短时间内把遗址公园的空间塞满,亮点做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12日出席在杭州举行的“2009大遗址保护论坛”上作《让大遗址如公园般美丽》的报告时提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应时刻秉承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统筹规划,合理部署,以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将每一个环节做细做精。” 针...
昨(17)日,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近日在对汶川县“布瓦群碉”进行文物灾后重建保护中,发现了一处距今48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布瓦遗址。 据了解,这一新发现将有助于探索千百年来蜀人的迁徙和文化交流,揭开古蜀国神秘面纱。 发现 汶川现石器时代遗址 2009年4月29日,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三组(龙山组),“布瓦黄泥群碉及民居村寨”...
出土的石臼 出土的大型石碑 今年一月底的一天,江苏丰县宋楼镇葛芭草集村一位王姓农民在村子西北地里挖果树坑,当挖到近一米深时,突然铲到异物上,发出“滋”的一声,就是这一锹,一不小心,竟然挖出一段尘封了两千年的历史烟云。近日,经徐州市博物馆及国内考古界专家考证,此处为汉代纪念高祖刘邦的邀帝城。 经过挖掘和考察,该处遗址出土一块石碑和一些残砖破瓦,石碑上有文字依稀可...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以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组成部分,2009“BMW中国文化之旅”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发车及捐赠仪式。今年的 “BMW中国文化之旅”以“永不磨灭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将深入挖掘灾区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瑰宝,充分展示震后一年中灾区人民在文...
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是决定大遗址保护成败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须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大遗址保护带来的实惠—— 找寻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 从史前的半坡、牛河梁、良渚遗址,到夏商时期的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遗址,再到秦汉以来的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元大都……一个个曾经灿烂的文明时代在考古学家的辛勤工作下得以彰显其神秘而迷人的风采。 大遗址...
6月12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杭州良渚大遗址保护论坛上表示:目前,各地的大遗址保护已陆续启动并逐渐步入正轨,“两片三线”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初步确立。 所谓“大遗址”并不单单指大型古遗址、古墓葬或大型古文化遗址,它还包括遗存及相关环境群体综合系统,是构成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主体。199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提到...
6月13日,名城宁波——第九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探寻保国寺相关古迹遗址暨《探秘保国寺:100个为什么》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顺利举行。 保国寺的历史可追溯到汉、唐、北宋时期,其间几经兴衰。寻找与保国寺相关的古迹遗址,重现保国寺历史发展的脉络,深入发掘保国寺的历史文化渊源,为全面研究保国寺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探秘保国寺:100个为...
螨虫不是一直以菌类为生吗?但是科学家在对一处中国土遗址进行了一年的观测与研究之后,最终发现螨虫在吃菌的生活中还以其机械性的动作“吃掉”珍贵的土遗址,而此前人们从没发现这种现象。 科学家是在对西安的唐长安城一处名为含光门的城门遗址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这种螨虫“吃”土遗址现象的。这处遗址已成为唐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的一部分,因其城门夯土墙长期包砌在后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