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确信,沕沕水洞穴遗址将是‘石家庄通史’的灿烂一页。”8月2日本报刊发的《沕沕水文物考古重大发现 水帘洞暗藏石家庄先民的“家”》引起了省会文史界的关注。昨天下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市社科院研究员梁勇透露,他正在主编《石家庄通史·古代卷》,沕沕水洞穴遗址将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关于遗址:应该...
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遗址惊现万年前古玉石 ——为全国发现年代最早古玉石 中国玉文化史被推前约2000年 磁山遗址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洺河畔的一个黄土台地上,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 磁山遗址发现一块古玉石,近期中科院的专家在对这块玉石取样分析后,认定这块古玉的年龄在10300年,进而得出磁山遗址最早年代为距今10300年前。 这块古玉为白色石英石质,质地纯...
唐朝的陶瓷器具 特大型炼渣 汉唐时期的古井 8月2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位省内外知名考古专家,在铜陵市露采新村冶炼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个遗址是6月26日进入正规发掘的,大致为两汉至唐宋时期遗物。发掘情况表明,露采新村冶炼遗址是发展时期较长、规模较大的冶炼遗址,是铜官山矿冶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长江流域乃至中国古代冶金活动的重要资料。遗址中的大型渣群,是中国古代冶铜...
昨天上午,从蛟河市文物管理所传来消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实地调查工作中,蛟河市普查队在松江镇新发现石棚墓墓葬群,初步判断为西团山文化时期遗址,距今2500年至3000年。 蛟河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程英秀介绍,新发现的石棚墓墓葬群遗址位于松江镇沿江村西南面2000米处的松花湖岛屿上,共4座,只有一座保存尚好。 在一个墓位采集到墓主碎骨片和随葬陶罐残底等,另一个墓位墓顶表面有石板和石块摆放。 ...
日前,几名游客在海阳凤城街道西迟格村北部松山山脉上发现了一尊石刻佛像和一处明朝寺庙遗址,石佛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若隐若现。 这座佛像位于山脉上方,依崖凿建而成,佛像坐北朝南,背风向阳,面部柔和慈祥,双手叠压在一起,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虽经风雨侵蚀,佛像也只是鼻子、嘴部和拇指处受损严重,其余保存完好。雕像斧凿痕迹清晰,线条流畅,雕琢精美。在佛像南面不远处的山坳里,还有一处古寺庙遗址,除了几根寺庙石柱...
璜 璋 考古工作人员移师沙堆镇 象边山沙丘遗址挖出“璜”和“璋”专家判断 新会古井象边山遗址从今年4月中旬开挖,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挖掘,文物挖掘工作于昨天结束。据专家介绍,该遗址迄今有3000年历史,出土的一批石器可佐证新会和惠州两地文化交流始于周代。(详见本报5月18日A10报道)最后几天的抢挖工作中,现场挖出了三千多年...
7月23-25日,正在西安考察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保护中心(IICC-X)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一行,专程前往四川考察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并出席了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筹办的“震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 7月23日,阿罗兹主席在考察北川县城地震废墟时,代表ICOMOS向̶...
“崇州新发现了500余处文物遗址!”昨日,崇州市文管所对外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据崇州文管所长何树全介绍,这些新文物遗址是自2007年至今搜索发现的,其中有古墓葬200余处,其中有4处古墓葬至今末被盗掘;宅地民居上百处,多为清末民初的川西民居,大多集中在街子、三郎、怀远等山区受灾乡镇;最具特色的是崇州市公议乡的隋朝古窑址。 成都市考古专家对古窑内数万片瓷片进行了仔...
点击小图查看详细信息
据《泾川县志》记载,1964年10月,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组织社员在泾河川里集体劳动。社员在铲草堆时,铲出了一个洞口,县上派文物专干亲临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发现洞口有石门,洞内石砖铺地,中间放一个斗大的石盒(石函),重约40公斤左右,洞壁有少量的图画。石盒抬出地面后,工作人员按石函铭文上说明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启开,共发现有石函、铜棺、银椁、金棺、舍利瓶和舍利子。后来,县文化馆将馆里两...
1985年10月13日下午1时,著名的古人类学家黄万波研究员在重庆巫山县龙骨坡发现了距今204万年、与东非早更新世能人处于同一进化水平的“巫山人”化石,轰动了世界,这不仅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学说,也证实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就诞生在三峡地区。 1988年岁末,考古专家又在这里采集到脊椎动物化石120种,成为目前中国第四纪化石地点中种类最多的地点。 ...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沙圪堵镇东南,地处内蒙古、山西、陕西交界处附近的黄河北岸。面积约 3万平方米。1973年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发掘,下层遗存被称为大口一期,年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上层为大口二期,已进入早期青铜时代。该遗址对研究内蒙古西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的序列、内涵及其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一期遗存的陶器多为泥...
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很多史前遗址、远古遗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埋藏地下的遗址的发现多与人类活动有关,如农业生产、建筑工地施工等;很多古代遗址属于探险发现。古代城市、古代建筑遗址多为残垣断壁,各种生活用品表现为不残破和不完整,但可以通过考古和人类学研究寻找人类生活轨迹。很多遗址属于战争、灾难之后的遗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