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9年8月10日上午10:00,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共同召开了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阶段性进展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主任杨海峰主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发布了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阶段性进展情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发布了举办“周口店遗址文...
考古队员在进行发掘。本版图片本报记者 欧阳晓菲 摄 昨天,周口店遗址保护性发掘阶段性发掘成果发布,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下简称研究所)人员组成的发掘队,已发现近千件动物化石和人工性质明确的石片、石锤等178件。考古队员还发现了灰烬、烧过的骨头、炭屑等用火遗迹,这对北京猿人当时已可控制性地用火提供了坚实证据。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6月24日,考古队开始对第1地点西剖面进行从上到下、...
考古专家缘何对一个迄今为止出土文物并不算“重量级”的考古发掘如此重视 数十座古墓葬古窑址能否为今天的人们提供明代之前济南城的“规模全图” 考古发掘现场。前景为一古窑址,不远处为长方形古代墓穴 宋代三彩瓷枕 宋代白釉瓷枕 铁鼎 最近,大观园东侧魏家庄片区工地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古墓葬的消息成为济南的热点新闻,本报记者...
去年9月以来,市博物馆组织普查人员完成了26个文物点的复查工作,新发现并登记46个文物点,其中8个为具有较高历史、文化、旅游价值的古遗址,使新发现的文物遗址数量多,质量高,排在全区前列。 针对这次野外普查,市博物馆制定好了相应的策略。在实地普查前,对全体普查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学习;在普查进程中,针对出现或存在的新、旧问题,还组织普查人员到浦北、灵山及南宁等地的博物馆同行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培训学习...
近日,信阳市文物管理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平桥区长台关乡古渡口处的河道中发现了古文化遗址。在遗址内采集有陶鼎腿、瓷碗、瓷罐、陶缸、青铜器残片、古井砖、石权及建筑构件等十多种,时代从新石器延续至明清。 市文物普查队在此又发现了冶铁作坊、古桥、码头、渡口和老街。由于淮河河道的改道,遗址被淹埋在河下。今年上游河道治理水位下降,才使在河道中沉睡了1000多年的古遗址重见天日。 长台古渡,古称R...
真正的“水帘洞” 洞口隐藏在“水帘”之后 洞穴内部 遗址出土的主要为石制品和动物遗骨 8月8日,石家庄市文物局和平山县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市文物局和相关专家对平山县沕沕水水帘洞进行考察,确认其为一处十分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正式命名“水帘洞遗址”。 瀑布水帘后暗藏先民遗址 ...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
经过一个半月的紧张发掘,皖北集团钱郢孜煤矿因修铁路转运线所途经的芦城子遗址发掘已进展过半。不仅发掘面积达到2200多平方米,而且已经出土各种文物400多件。这些文物中除了铜器、铁器、陶器外,还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及打磨精细的骨器和蚌器。尤其是蚌镰的发现,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用“镰刀”进行收割。而且让考古人员惊奇的是,此次发掘中还发现两件古老的熨斗。考古人员说...
8月3日上午,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保护与建设项目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副组长、故宫博物院教授张忠培,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黄景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苹芳、殷玮璋、徐光冀,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刘绪,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等专家学者,就安阳市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保护与建设项目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安阳市市委副书记...
福建省华安文物普查队近日在沙建镇发现了三处“开漳圣王”陈元光兵寨遗址,乌石山寨遗址、赤鬼寨遗址和烘炉寨遗址。 大唐将军陈元光,史称“开漳圣王”。他少时随父征战闽南,平定“蛮獠之乱”。在当时战争环境下,他结合漳州地区多丘陵的地形,在山上屯兵扎营建寨,占据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为日后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福建华安文物普查队近期来到...
什邡桂圆桥遗址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川渝中烟长城雪茄烟厂改扩建工程而发现的一处重要遗址,遗址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从勘探结果和发掘出土的器物初步判断,该遗址分布较集中的文化遗存时代主要为新石器时代、西周、汉代、两晋、宋代五个时期。为坚持“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基本建设”的原则,加快推进桂圆桥遗址的考古发掘进程,日前,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赵川荣对桂圆桥遗址考古发掘...
众所周知:细石器文化与畜牧的起源,发展密切相关。细石器文化是研究人类社会由狩猎采集经济到畜牧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依据之一。新疆史称“西域”,我国西域地区的早期历史,是一部从狩猎采集经济到畜牧经济的发展史。 考古界把细石器分为几何形细石器和细石叶形细石器两大系统。几何形细石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北欧、非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地。细石叶形细石器主要分 布于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部。我国...
中国贝丘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1897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来到中国台湾,对园山遗址进行调查,由此揭开中国史前贝丘遗址研究的序幕(1)。迄今为止,在中国的辽宁、山东、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都发现了贝丘遗址,根据发表的调查、发掘报告统计,数量达210余处。到20世纪90年代为止,对贝丘遗址的调查、发掘与研究主要都是根据出土的人工遗迹、遗物,确定考古学文化特征和年代,而对当时的自然...
8月1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开展暑期模拟考古乐园体验活动,来自全市的上百名中小学生亲身体验了近1万年前原始人类古迹发现、挖掘、复原等全过程。
金河村制蓝遗址。 龙湾制蓝工场遗址之沤靛池。 龙湾制蓝工场遗址的沤靛池排水孔。 罗定龙湾、分界两镇有多处明清时期的制蓝工场为全省首次发现 记者昨天从罗定市文物普查组获悉,普查队员们在该市龙湾镇和分界镇发现了多处明清时期的“种蓝制靛”工场遗址,这对研究古代的“种蓝制靛”业有较大价值,这也是迄今在广东省内首次发现古代“种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