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建议沕沕水建遗址博物馆

“我确信,沕沕水洞穴遗址将是‘石家庄通史’的灿烂一页。”8月2日本报刊发的《沕沕水文物考古重大发现 水帘洞暗藏石家庄先民的“家”》引起了省会文史界的关注。昨天下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市社科院研究员梁勇透露,他正在主编《石家庄通史·古代卷》,沕沕水洞穴遗址将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关于遗址:应该会有大发现

梁勇告诉记者,身为沕沕水风景区的旅游规划负责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这块土地不一般,“一次当地人为了开辟新景点,组织了一批人在挖掘洞穴,我看到运出来的土里面有骨头化石,洞壁上还有考古学上说的灰烬层,土色黑黄相间,这就说明有人在这儿用过火,我就想这里可能是古人类活动遗址。当时已经挖了十几米,我立刻告诉景区负责人说无论如何不能再挖了。”常年从事文史研究的梁勇表示,虽然他并没有从事考古,但他确信沕沕水洞穴遗址会有大发现:“有水有洞穴,那就适合人居住,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人类活动遗存,都说明这个洞穴很重要。”

关于价值:完善石家庄历史文化体系

梁勇告诉记者,这次的新发现对研究石家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意义:“第一,对完善石家庄石器时期历史文化遗址的体系,丰富我们石器时代的历史文化内涵,找到了重要的物证。沕沕水是目前比较完整的洞穴人类生存现场遗址,人类活动的现场外行人都能看出来,价值特别高。”

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则是:“沕沕水洞穴遗址的发掘,在石家庄考古学史上,有了非常完整的洞穴考古的案例,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从文化类型的角度,也是一个完善石家庄历史文化链条的一个重要案例。如果这里面要能发现古人类化石,那还能填补我们石家庄在旧石器人类骨骼化石方面一个重要实证,它的意义可能相当于石家庄的‘山顶洞人’。”

梁勇还透露,沕沕水洞穴遗址的发现对于丰富石家庄的文化内涵是一大亮点,“我现在受命写这本《石家庄通史·古代卷》,书里我要浓墨重彩地把沕沕水洞穴遗址和30万年前孙庄东元村的遗址写进去。很高兴在编写此书的时候,沕沕水洞穴遗址能为世人所知,使我们的这本书有了新的看点。”

关于保护:应该建遗址博物馆

“应该好好地、系统地保护起来,然后组织人去发掘。”梁勇告诉记者:“之后可以建一个像北京周口店那样的遗址博物馆。如果发现东西多、价值大,应该单独建一个,可以命名为沕沕水文化遗址博物馆,如果有头盖骨化石的话,那就叫沕沕水人。他们就是石家庄人的祖宗,那石家庄投多大资,做多大一个纪念性建筑都不为过,它能为石家庄历史留下重重一笔。”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