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科学、系统地推进布瓦群碉的灾后维修工作,根据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汶川县文物管理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布瓦黄泥群碉及民居村寨”田野考古调查及勘探工作队,承担本项维修系统工程的前期考古调查工作。自2009年4月29日开始,工作队入驻布瓦村,开展系列的田野考古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发现和确认了一处距今4800年的新...
近日,吴桥县龙王河底部河壁上发现一处古代遗址,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文物部门初步确定为汉代遗址。 该遗址位于吴桥县沟店铺乡东崔庄东约500米处。东崔庄村的刘玉江说,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人在龙王河挖河时发现了陶器残片,后来村民在离河不远的地方打井,打到六七米深就打不下去了,他觉得这事蹊跷,就于今年3月底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县文保所。 随后,吴桥县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在这处遗址淤层下1—2米处,发现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正在广东省新会区古井镇长沙村挖掘一处迄今已有3000年历史的周代遗址,该遗址已被命名为“象边山遗址”。 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卜工介绍,去年年底,该所对广珠铁路沿线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这个遗址。国家有关部门于今年年初批准进行考古挖掘,并将此次遗址命名为“象边山遗址”。4月10日,考古挖掘工作开始进行,预计在8月份结...
在市考古人员的细心发掘下,连日来,东门遗址考古进展顺利,主门道、主城墙结构已逐渐清晰。昨天 ,五代、北宋、南宋时期部分主门道以及第四条明清排水沟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明显的叠压关系充分证明,东城自唐朝修建以来一直在沿用,直通城门的东关街已有千余年历史。 在东门遗址西首,一条北宋时期的主门道铺着整齐的青砖,经过考古人员清理,一块北宋门砧石静静地露出“大半张脸”,石上用于安装...
悬泉汉简 到目前为止,全国出土汉简73600多枚,而甘肃境内出土的就达6万多枚(件),占全国总数的82%左右,其中仅敦煌悬泉遗址出土的简牍有25000多枚。 悬泉遗址是丝绸之路上唯一发掘的驿站遗址,在专家们近20年的潜心研究中,一幅中西方交流的画卷也渐渐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文/图 本报记者 田辉成 首席记者 王文元 悬泉遗址:汉简考古的丝路奇葩 连接东西方的驿...
编者按2009 年5 月18日是第三十三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如何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我们请博物馆界、旅游界人士从各自角度进行了诠释。5月18日这一天,位于重庆涪陵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馆,记者提前为我们揭开了在水下沉睡的白鹤梁题刻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共享这道融人文、历史、科学于一体的文化大餐。 参观博物馆能成为旅游项目吗? 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君不见,...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新科研成果展今起在遗址博物馆第五展厅开展。 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开始大规模发掘以来,共发现包括猿人洞、山顶洞、第四地点、田园洞等27个具有学术价值的化石地点,出土了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上百种动物化石及大量的用火遗迹等,遗址发掘研究工作从未停止。 此次展览通过30余张图片及标本实物,向观众展示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近年来的最新...
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 、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
鼎足台基北部全景 安徽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遗址,代表了江淮之间地区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尤其是通过2008年春季的大面积发掘,呈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特殊的文化面貌,特别是具有祭祀性质的大型堆筑台迹和烧坑、器物坑的出现,在我国正在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对于区域性文明化进展的探索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堆筑台基剖面 禹会村,作为淮河流域龙山文化阶段典型遗址的代表,在中华文明探源...
近日,本报报道了我市考古人员对东门遗址进行再次考古发掘的消息,记者昨获悉,东门遗址主门道位置刚发现了南宋时期的门道,同时,疑似北宋马面也重见天日。 昨天下午,当记者再次来到东门遗址现场时,考古人员正在北侧忙碌着,而在前几天发现的三条明清时期的排水沟的东侧,则出现了一处南宋时期的门道,据现场考古人员王小迎介绍,据之前考古勘探,此处应该还有北宋、五代等时期的门道。为了战争防御需要,南宋时期的门道与其...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考古工作人员最近在位于蓝田县汤峪镇汤峪河上游两岸、近20公里的范围内发现栈道栈桥遗址13处。 文物研究者认为,汤峪河栈道栈桥遗址规模宏大,分布较为集中,保存状况较好,为研究汤峪河上游地区交通历史、修路筑桥技术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13处遗址中,除斗井沟口栈道现仍在沿用之外,其余的仅存栈孔。栈孔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个别栈孔中残存有石条,栈孔数量从5个到83个不等,栈道长度从...
永州零陵区望子岗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墓葬内可看到残留的人体骨骼和陪葬的陶器碎片 红网资料图片 老王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庄稼地下竟“睡”着三四千年前的老祖宗。 昨日,永州市零陵区氹(dàng)底乡望子岗遗址,聚集了不少来看热闹的村民。因为,这里有重大考古发现——经过数月发掘,考古专家在这里发现了厚达1-2米的文化层、多组建筑遗迹和墓葬群,墓葬中甚至...
时隔72年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猿人洞”近日将重新启动大规模保护性发掘。“猿人洞”这个因出土“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而闻名中外的地方有望带给世人新的惊喜。 据悉,此次保护性发掘将于5月中旬启动,发掘时间将持续2个月左右。清理发掘的主要地点是“猿人洞”的西剖面,这将是1937年周口店遗址发掘工作停止后,对&...
贵州省修文县近日发现一处古人类遗址。考古专家认定该遗址距今已有1万至4万年历史,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此次考古发现缘起于修文县境内的四明洞佛光寺的一次施工建设。佛光寺为移动寺内一尊佛像,在施工中意外发现一个碗口大小的洞穴,施工人员在洞内抓住了一条直径约6厘米的大蛇。随着施工的推进,蛇洞内竟别有洞天:一个藏有许多动物化石、石制工具的大洞出现在人们眼前。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专家迅速赶到现场,根据洞内...
地面散落着大量黑釉瓷碗片、陶垫等 近日,河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下化乡老窑头村普查时,发现一处清代至近现代的瓷窑遗址。它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瓷器生产工艺流程和规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该遗址位于老窑头村中,长700米,宽80米,面积5.6万平方米。地面散落有大量黑釉瓷碗片、陶垫、碗笼等。现存有一基本完整的碗窑址,形状为馒头状,窑门高1.1米、宽0.65米,窑高6.4米,周长15.7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