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古老的中国,从史前时期至清朝末年,涌现了各种冷兵器,如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耙、戈等“十八般兵器”,其中戈是中国古代车兵作战时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格斗兵器。1980年10月14日,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市物资回收公司拣选出了一把春秋时期的青铜戈,这把至今仍泛着幽幽青光的兵器将人们一下带回那个“金戈铁马”的春秋乱世中。 古代不可缺少的作战装备 ...
日前,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共同支持的图册《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被美国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文化研究图书馆收录。至此,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共计六所常春藤名校图书馆,均已收录了这本中国金铜佛造像的学术类书籍。 附图:美国媒体新闻截图 据悉,此次被美国名校收录的《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系中国民间藏家李巍助力发行。早在2009年,收藏佛像多...
2017年9月12日,由深圳博物馆联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博物馆、渭滨区博物馆等多家陕西宝鸡文博机构共同举办的“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展,在广东深圳市民中心A区深圳博物馆第一临展厅开幕了。展览展出各类青铜文物182件/组,涵盖了建国以来宝鸡地区历次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诸如眉县杨家村窖藏、扶风五郡西村窖藏、石鼓山西周墓等近十几年来的新发现也都悉数登场。...
最近,山东又诞生了一项轰动全国的重要考古发现。山东大学考古系师生在邹城邾国故城遗址中央面积近17万平方米的“皇台”北部的一座汉代水井中,发掘出土了8件新莽时期的铜器,这是国内首次科学发掘出土的汉代度量衡器,意义重大。 王莽改制重要实物,系首次科考发现 这批铜器包括诏版2件、货版1件、衡杆1件、环权4件。其中诏版阴刻有81字规整篆书,内容是王莽施行度量衡改革的诏书,与《汉书》“王莽传”等...
9月12日,由深圳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馆主办,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博物馆、渭滨区博物馆协办的“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展出到12月12日。 “周邦肇作”大意为周人建立西周王朝后铸造了众多的青铜器。本次展览根据参展文物的时代(商末周初、西周中期、西周晚期)、特征(纹饰、器型、功能、铭文)、出土地点(西周墓葬、窖藏),划分...
湖南博物馆镇馆之宝象纹铜铙,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老粮仓师古寨山顶,通高70厘米、重67.25公斤。颜色土褐,外形酷似两片合起来的瓦块。商代的打击乐器,使用时器柄向下,而发声的铙体则向上,演奏时敲击口部,敲击起来声音低沉而洪亮。经金相分析,含铜量为百分之九十八点二二,铅锡含量甚微,说明这两件铙均系红铜铸成,取其性能柔韧,重击而不易断裂,以适用于打击乐器。 象纹铜铙虽然看似厚实笨重,制作...
英国铜版画《从深井岛远眺黄埔岛》 穿梭深井岛珠江河上的点点风帆,吸引围观的广州街头斗鸡民俗,广州城附近运河上的宝塔与村庄……记者所见的6幅广州风情铜版画,出自从未到过中国的英国画家笔下。这个题为“博爱为仁——辛亥革命纪念馆藏捐赠藏品展”,昨天在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正式迎客,现场展示的250多件文物和150多件历史资料,是从2013年以来馆方接受的文物和资料捐赠中选出,主办方以此表达对社会各界的...
国家博物馆(微博)收藏着一件人称“青铜之王”的商代铜鼎,它通体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壁厚6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鼎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青铜鼎,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是中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早在7000多年前,中国就...
日前,平安里学校传来好消息:在今年暑假举办的全国少儿书法大赛中,该校学子夺得4个金奖。 今年7月19日至25日,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少年儿童书法、硬笔书法大赛暨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总决赛在广州举行。各项比赛中,选手们身着汉服,端坐桌前,聚精会神地书写心中的最美汉字。 最终,该校10名学子从23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纪馨荷、林璞、李颖、廖雅静4名同学摘得4个金奖,其他6名...
这枚铜镜直径14.6厘米,为青铜质,镜为八瓣菱花形,半球形圆钮,素缘,内区雕有振翅欲飞的双鹊和奔跑游戏的狮子、麒麟各一只,中间填以卷草和花枝;外区为卷草、花枝、蝴蝶间隔相配的纹饰。整体内容丰富多彩,灵动活泼。(现珍藏于大唐西市博物馆)
这件清乾隆款古铜珐琅彩出脊四龙罍(见图),高32.2厘米,口径长13厘米,宽10.5厘米,腹径23.7厘米,现藏沈阳故宫(微博)博物院。 该罍系仿古代青铜器式样而制,撇口,短颈内束,溜肩深腹呈弧形,底足较高,圈足外撇,胎体较厚;肩部左右侧对称饰有兽首双耳,兽口吐水呈环形;颈部、肩部、腹部、足部在四角和前后面中央均出戟,戟沿凸螦起伏,戟面刻以回纹;腹部前后面中央另有圆雕兽首环状装饰;颈部四面雕...
这尊清初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19.5厘米,堪称喀尔喀蒙古金铜佛造像的精品典范。据史树青先生主编的《金铜佛像鉴定》和金申先生所著的《佛教美术丛考》两书记载,喀尔喀蒙古亦称为漠北蒙古,主要指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范围,即由清代的喀尔喀部(八十六旗)组成的,行政中心在库仑(今乌兰巴托市)。漠北蒙古佛像的创始者为札纳巴札尔(1635—1723),他为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人,系土谢图汗兖布多尔济之子,阿巴岱...
精美的佛像让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的目的,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 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 相对于明代佛像的朴拙,清代造像大多做工精美,花纹繁复,颇有盛世之风。 这尊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高16.2厘米,宽9.3厘米。该造像半跏趺坐(bàn jiā fū zuò佛教术语,坐法之一)于莲座上,左腿横盘,右腿撇出,轻踏莲花...
一级 战国(前403年—前221年)长17.5厘米,宽0.2厘米 1954年长沙征集 腰带配件。钩身扁长,钩颈窄瘦,鸭形首。背部饰云纹错金,镶嵌绿松石。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带扣是和带钩相合使用的,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玉等制成的。工艺技术相当考究。有的除雕镂花纹外,还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带钩起源于西周,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