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美的佛像让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的目的,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

 

  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

 

  相对于明代佛像的朴拙,清代造像大多做工精美,花纹繁复,颇有盛世之风。

 

  这尊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高16.2厘米,宽9.3厘米。该造像半跏趺坐(bàn jiā fū zuò佛教术语,坐法之一)于莲座上,左腿横盘,右腿撇出,轻踏莲花。

 

  左手当胸结说法印,右手置膝上施与愿,头戴五叶宝冠,冠上镶松石玛瑙。二目圆睁,面容慈祥,呈微笑状。身戴璎珞,披缯带。上身袒露,下着薄裙。

 

  佛母座下莲花,工艺规整,下部封底,制作精美。莲花座前面铸“大清乾隆年敬造”七字楷书款。

 

  整件作品制作精良,铸刻细腻,造型典雅,尤其衣褶的风动感和人体的柔和感,显得极为优秀,充分体现出当时佛造像的一种协调准确、精致成熟的造型美。

 

  专家点评:

 

  赵新来(河南商报鉴宝专家、河南省文物局专家组成员、 河南省珍宝艺术文物书画司法鉴定专家组成员)

 

  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度母,全称圣救度佛母,我国古代称多罗菩萨、多罗观音,共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绿度母即二十一尊度母之一。

 

  相传,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普救了无数众生,可是有一天,菩萨用她的慧眼观察六道,发现受苦的众生并未减少,顿生忧悲,双眼流出眼泪,眼泪变成了莲花,莲花又变成了绿度母,接着又变出了二十一尊度母,因此她本是观世音菩萨因慈悲天下众生,伤心时掉下眼泪的变化身,所以是最慈悲的。

 

  鉴宝小知识


  佛像收藏的“北伐”

 

  1994年以前,佛像的收藏主体是港澳台的藏家,随着内地经济的日益强大,内地藏家收藏佛像的规模和实力不断提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期间,部分珠三角的藏家曾活跃于佛像收藏界。进入21世纪之后,佛像在北方市场上开始进入收藏主流,不少玩家出手阔绰。究其原因,业界认为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

 

  国内拍卖市场上更多的是铜质或是铜鎏金的佛像,石佛相对比较少,中国的石佛造像在国外却受到藏家喜爱。

 

  在纽约佳士得曾经以71.2万美元成交了唐代石灰岩佛首,如此高价成交的佛首其实已经半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