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州北京南路一工地发现古船遗址 羊城晚报记者 朱文海 摄 目前已清理出古船3艘,均为木制,其中两艘保存比较完整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褚韵,通讯员曹晓亮报道:广州地下挖出清代古船!就在“千年古道遗址”所在的北京路南段,又发现一处清代古船遗址,目前考古人员已清理出3艘清代木船,这是广州城区首次考古发现古船。 围蔽工地内考古悄然进行 最先告知媒体北京路正在发掘古船的,是住在附近的市民薛先生。他...
6日,记者从广州市文广新局获悉,北京南路发现3艘清代古船,目前正由广州市考古所负责考古挖掘工作。这是广州历史城区第一次考古发现古船,对于广船的造船工艺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也为研究广州历史地理和珠江岸线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考古工地现场位于北京南路,处于严格围闭之中,难以进入。据广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古工地位于广州南关地区,地处珠江北岸,据文献记载,这一带在清中期以前还是珠江...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文广新局获悉,北京南路发现3艘清代古船,目前正由广州市考古所负责考古挖掘工作。这是广州历史城区第一次考古发现古船,对于广船的造船工艺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也为研究广州历史地理和珠江岸线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考古工地现场位于北京南路,处于严格围闭之中,难以进入。据广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古工地位于广州南关地区,地处珠江北岸,据文献记载,这一带在清中期以前还...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文广新局获悉,北京南路发现3艘清代古船,目前正由广州市考古所负责考古挖掘工作。这是广州历史城区第一次考古发现古船,对于广船的造船工艺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也为研究广州历史地理和珠江岸线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考古工地现场位于北京南路,处于严格围闭之中,难以进入。据广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古工地位于广州南关地区,地处珠江北岸,据文献记载,这一带在清中期以前还是珠江...
元代船舵 大铁釜 古船棕绳 前天上午,家住城厢镇万丰村的一位村民向记者反映,前几天在大半泾河万丰段发现了一条木质古船,长18.2米,最宽处达5米,年代已很久远了。记者随即赶赴现场探访,据有关考古专家介绍,这是一条保存较好的沉船,具体年代需通过进一步考古发掘工作来确定。 河道疏浚拓宽时发现船底 在大半泾河边,记者看到,许多挖掘机正在疏浚河道,不时捞起河底垃圾和厚厚...
6年多前,在宁波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沉睡了200多年的清代木质商贸运输船,它被命名为“小白礁Ⅰ号”。 2012年,“小白礁Ⅰ号”水下文物开始打捞,央视进行了直播。在直播镜头中,出水的606件文物,从青花瓷到紫砂壶,堪称件件精品。 昨天,经过数年的筹备,“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正式启动。再有两月,大家就能一睹这艘清代沉船的真面目了。 “在此之...
我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即将赴上海交付使用。昨日,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码头,作为2014年重庆市第五届文化遗产宣传月的活动之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数十名文物爱好者踏上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实地参观。 “中国考古01号”白色的船身上漆有黑色的“中国考古01”的字样,船的烟囱外壳上挂有“中国文化遗产”的徽章。“这属于小型船,别看这艘考古船体积小,它的功能可不少...
30年前,福建泉州后渚港,一段“机缘巧合”让沉寂700余年的宋代古船抛却尘沙与世人见面,见证了“泉州港”兴盛的古船也掀起史学界对于海外交通研究的高潮。 这艘宋代古沉船残长24.4米,残宽9.15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一艘首部尖、尾部宽、高尾尖底“福船”类型的海船。 1973年,泉州后渚港的渔民在附近海滩上捡了很多木块当柴火烧,却发现难以引燃。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听到此消息后...
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你想登上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一探究竟吗?你想走进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现场吗?快来参加重庆市第五届文化遗产宣传月的活动吧!5月14日,记者从市文化委获悉,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重庆市第五届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也将正式启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市将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 “巫山人”发现者黄万波 为你讲述“巫山...
近日,为配合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组织专家,抽调技术骨干修复元代古船出土文物,这批出土文物是元代古船断代的重要依据。 悠悠古运河穿城而过,承载着600多年的记忆。元明清时期,东昌府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繁盛一时。2002年对运河进行改造时,在闸口北约100米的运河河床,出土了一艘元代古船。历经十余年沉睡,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去年年底,古船被...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目前已经下水,预计5月首航,方向是西沙,具体任务正在策划中。这是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24日在北京透露的消息。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3年文化改革发展情况和2014年重点工作,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部副部长、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出席介绍情况。 针对“全国馆藏文物的腐蚀率超过50%”的说法,励小捷介绍,这是2002年至2005年,...
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 (资料图) 据国家文物局官网消息,24日上午,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在重庆举行了下水仪式。该船船体总长56米,水线长53米,型宽10.8米,型深4.8米,设计排水量900吨,采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船体造价达6000多万元,如果加上后续专业设备的装配,总的造价将达到8000多万元。 亮点:能续航30天 抗八级风浪 ...
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建造的我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船。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供图 今天上午,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将举行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船下水仪式。据介绍,该船使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排水量为900吨,全长56米,能抗8级风浪连续航行30天,其船东系中国国家文物局,由中船重工701研究所设计。 共分5层有11个房间 昨天,重庆长航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