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记者今天从浙江省宁波市港航管理部门获悉:象山县杨氏古船坊的11艘仿古船模已于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将被择期送往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展出。据了解,杨氏古船坊是宁波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并为中国航海博物馆古船模定点合作研制生产基地。船坊负责人杨雪峰说,该批船模是中国航海博物馆2009年9月订制,为一批具有不同朝代特征的战船、商船和渔船的仿古船模,其中以隋朝、三国时代居多。在古船坊,记者看到广船、唐船、五牙...
记者昨天从浙江省宁波市港航管理部门获悉:象山县杨氏古船坊的11艘仿古船模已于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将被择期送往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展出。 据了解,杨氏古船坊是宁波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并为中国航海博物馆古船模定点合作研制生产基地。船坊负责人杨雪峰说,该批船模是中国航海博物馆2009年9月订制,为一批具有不同朝代特征的战船、商船和渔船的仿古船模,其中以隋朝、三国时代居多。 在古船坊,记者看到广船、唐...
1.72米鎏金腰带 在博物馆内的珍品文物展厅,长1.72米、重566克的鎏金腰带首次展出。这条藏于省博物馆的金腰带是1987年首次发现“南海I号”时出水的,极具西域风情,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 宋绿釉印花折腰碟出自福建磁灶窑。 镇馆之宝 宋青釉菊瓣纹浅碟出自浙江龙泉窑。 鎏金虬龙环:通身金黄,略有褐痕,上有精美龙纹。 图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
2008年5月16日,由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南海惊梦--“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展》在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端门大殿内正式开展,36件从该船打捞出水的宋代珍贵瓷器首度与公众见面。中新社发潘旭临摄 2007年12月22日,广东阳江浓雾中,“南海Ⅰ号”在救护船舶的保护下成功出水。图为海警在起吊现场海域穿梭巡逻。于1987年夏天发现的̶...
长1.5米、高1.3米、下海还能航行。昨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象山石浦杨氏古船坊里11艘仿古船模已基本打造完,就等月底送往国家级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了。 杨雪峰介绍说,这批仿古船模是中国航海博物馆去年9月订制的。它们将被作为博物馆的藏品,永久收藏。据杨雪峰说,这些定制的船模,是一批具有不同朝代特色的战船、商船和渔船的仿古船模,其中以隋朝、三国时代的船模为多。...
■ 新闻缘起 随着装载“南海Ⅰ号”的水晶宫重新注满海水,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的博物馆内首度试发掘工作9月27日结束。 据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介绍,本次对“南海Ⅰ号”的试掘工作有三个目的:一是检验在博物馆里进行挖掘工作是否可行。其次是“南海Ⅰ号”出水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此次试掘是要检验沉船在沉箱中...
“宋代古船最终将回到东海湾,得到最好的保护和展示。”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拟在泉州东海湾建“海丝”博物馆,该馆将建成泉州新地标式的建筑,届时位于开元寺内的宋代古船将整体移至“海丝”馆。 按照设想,新馆将是一座地标式的建筑,代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人们只要...
7月30日,位于荷兰登海尔德港口的历史博物馆突发大火。该馆收藏的威廉王子号仿制古船被大火焚毁。这艘仿制古船于1985年建造长约68米,主桅杆高54米。
图为展出的南宋古船 日前,出土于宁波和义路的南宋古沉船,在历经千年沧桑,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之后,永久地停泊在了宁波博物馆。 发掘——千年沉船初现容貌 2003年10月,在和义大道建设工程抢救性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战船街北部、和义门瓮城基址南侧发现了这艘南宋古沉船,沉船距地表1.5米,船头朝西、微翘,可以看出是顺着原先的江滩方向搁置...
无惧于香港籍无动力仿古战船「太平公主号」被撞沈,台南市政府正在为打造中的明郑时期船舰「台湾船」拟定航训计画,让台湾船航行于当年明朝郑氏集团称霸中国沿海的区域。 据中央社台南市27日电,正在台南市安平港区林默娘公园打造的台湾船,是仿明郑时期无动力商战两用船舰,完全按当时比例1比1复原建造,全长29.5公尺,面宽7.26公尺,载运人数约200人,船上可装载12门至36门大炮,船上无动力,仅靠风力行驶...
陈守成和他制作的汴河古船模型孙中钦摄 冬日里,上海交通大学87岁的退休工程师陈守成家仍然拉着窗帘。老先生舍不得一屋子的中华古船模型,生怕太阳光晒坏了他半辈子的心血。陈守成一直盼着用他的模型和书稿,把《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古船技艺发扬光大。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研究结果:《清明上河图》准确再现了古代中国的造船技术。 陈老案头,《中华船形象集锦》《北宋汴河船》的书稿整理得妥妥帖帖,图文并茂。因为27年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