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考古01号”船近日来到汕头南澳海域,开展为期一周的水下考古作业,重点摸查沉船较多的南澳“三点金”海域相关情况。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新的一艘考古专业船。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透露,此次考古船抵达汕头南澳开展为期一周左右的水下考古作业,将重点摸查“三点金”海域,计划10月5日离开。“三点金”海域是明代古沉船“南澳I号...
近日,中国首艘也是目前唯一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抵达南澳前江湾码头,国庆期间将对“南澳1号”水下文物保护区的水下情况进行为期一周的摸查,这也是“中国考古01号”首次到访汕头。
为庆祝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蓬莱古船博物馆与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联合开展“魅力古船馆,实践大课堂”研学旅行,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究与实践,在近期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次研学旅行,同学们分成了若干小组在综合实践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中国古船与韩国古船的区别”、“榫卯结构知多少”、“登州古港的秘密”、“水手结的N种打法”、“造船方法的古今对比”、“船的结构与作用”、“蓬莱历史上的第一”等主题进行了...
百来年前的民用乌篷船、1939年周恩来总理回绍时乘坐的四明瓦船、豪华精巧的官船、简洁宽敞的戏船……日前,记者走进越城区东湖镇松陵村正在筹建中的古船文化博物馆,满满两大厅造型各异的绍兴“古船”和满墙的古船老照片让人眼睛一亮。“这里的近百艘古船,都是按照古船老照片和文史资料,请富有经验的老船工复制出来的。希望能借此让古船文化传承下去。”自费筹建古船文化博物馆的绍兴松陵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关明告诉记者。...
连续5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考古院”)陆续公布2014年度广州考古五大发现。昨日,市考古院完成最后两大发现的公布,北京路出土的清代古船以及越秀中路南汉宋代河岸建筑遗存。 同时,新快报记者获悉,本周六的“世界文化遗产日”,市考古院将在德政路与中山四路交界处举办现场活动,展示去年的考古发现,市民可以现场了解考古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文物修复拓片等。 其中入选第四大发现的北京路清代古路,...
连续5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考古院”)陆续公布2014年度广州考古五大发现。昨日,市考古院完成最后两大发现的公布,北京路出土的清代古船以及越秀中路南汉宋代河岸建筑遗存。 同时,新快报记者获悉,本周六的“世界文化遗产日”,市考古院将在德政路与中山四路交界处举办现场活动,展示去年的考古发现,市民可以现场了解考古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文物修复拓片等。 其中入选第四大发现的北京路清代古...
现身广州城区的古船。资料图片 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媒体通报,去年3-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北京路17-43号等地段商业住宅项目工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发现的3艘清代木船,已搬迁到广州博物馆进行保护。 据介绍,三艘木船分别编1、2、3号,船首在北,稍上翘,船尾最深处距现地表3.5米。1号船最小,压在2号船中部上方,船尾已残破。2号船最大,残长19.2米、中间宽约3米,船后部两...
沣东农博园里“涨姿势” 考古队员在沣东农博园合影 昨日,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与西咸新区联合举办的“西咸考古·丝路探秘”活动再次启程,来自西工大附中、东方中学等学校的30多名学生及多名考古爱好者,走进位于沣东新城的石婆庙、沣河生态景区、沣东农博园,感受周汉文化发祥地的人文、地理及大自然旖旎风光。 尽管天气炎热,但依然阻挡不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在石婆庙,学生们聆听地图史及城市史专家 ...
“中国考古01号”船首次抵达广东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实习生王超凡、通讯员颜永树报道:今天上午,在广东台山沙堤码头边的海上,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正式启动“广东上下川水下考古调查项目”。这是该考古船首次抵达广东,该项目也是继“南海Ⅰ号”、“南澳Ⅰ号”之后,广东水下考古的又一大动作。羊城晚报记者获悉,该项目主要是调查上下川附近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今年内计划扫测20平方公里的海域...
牛郎织女“凡间恩爱”“鹊桥相会”等百姓耳熟能详的传说情节,历来都是中国传统忠贞爱情的“代言”,可你知道如此浪漫的爱情传说发祥地就在长安区斗门南沣村吗?这个周六,由本报联合西咸新区举办的“西咸考古 丝路探秘”活动第二期将走进这一故事承载地—石婆庙,探秘流芳千年的爱情佳话是如何起源的? 据了解,自首期“西咸考古 丝路探秘”招募队员消息发布后,热爱历史地理的读者纷纷点赞并积极参与。5月16日首期活动现...
制作古木船何关明摄 成品仓库的古木船 何关明摄 江南水乡浙江绍兴历史上有多少种古木船,这些古木船究竟长什么样子?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了。在该市高新区东湖镇松陵村,有一位造船师傅名叫何关明。身为家族第四代造船传承人的他,打算将这些古木船复原出来,建造一个古木船文化博物馆,将绍兴的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目前,他已经着手打造了70多艘古木船。 何关明今年四十出头,来自东湖镇松陵村。在...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12日发表题为《建筑工人挖出中国哥伦布的古代船厂》的报道称,南京的建筑工人挖出了据专家认为可能是一个古代船厂的遗迹,该船厂曾被称为“中国哥伦布”的一位传奇探险家供应船只。 龙江船厂帮助建造了郑和的船队。郑和是一名宦官,他15世纪初史诗般的航海之旅令他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航海家。 郑和的“珍宝船队”载着瓷器、蚕丝和茶叶前往远至非洲等地,直到该国皇帝在郑和去世后终...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12日发表题为《建筑工人挖出中国哥伦布的古代船厂》的报道称,南京的建筑工人挖出了据专家认为可能是一个古代船厂的遗迹,该船厂曾被称为“中国哥伦布”的一位传奇探险家供应船只。 龙江船厂帮助建造了郑和的船队。郑和是一名宦官,他15世纪初史诗般的航海之旅令他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航海家。 郑和的“珍宝船队”载着瓷器、蚕丝和茶叶前往远至非洲等地,直到该国皇帝在郑和去世后终止了中国的海...
昨日,《西咸考古 丝路探秘》活动正式启动,“西咸号考古船”第一站走进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丰镐遗址考古队领队岳连建博士,地图史及城市史专家、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教授席会东两位导师,带领来自西安铁一中、市一中、市三十中的30余名中学生、10多位社会志愿者,一起探秘丰镐遗址及秦文化博物馆。 活动现场,同学们热情极高,对西周、秦历史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