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退休工程师潜心研究制作中华古船模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守成和他制作的汴河古船模型孙中钦摄

冬日里,上海交通大学87岁的退休工程师陈守成家仍然拉着窗帘。老先生舍不得一屋子的中华古船模型,生怕太阳光晒坏了他半辈子的心血。陈守成一直盼着用他的模型和书稿,把《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古船技艺发扬光大。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研究结果:《清明上河图》准确再现了古代中国的造船技术。

陈老案头,《中华船形象集锦》《北宋汴河船》的书稿整理得妥妥帖帖,图文并茂。因为27年前新民晚报率先报道了汴河船模型,他带着当年的报纸来了。

汴河船“复活”

那是1982年10月3日,《星期特写》栏目刊发的《画中情》:“这种船只在宋代古画《清明上河图》中出现过。古色古香的模型船,是按照画上汴河船而制……古代中国的汴河船在造船史上是杰出的工程,它穿越了时间流传到今天,不久,又得‘漂洋过海’,代表我国参加明年8月在比利时举行的世界外观船模CI级锦标赛。它将向外国朋友显示,十二世纪中国造船工业的工艺和技术水平,已开今日造船工业之先河。”笔名“一张”的老报人张林岚,在二版“灯下小品”栏目配发评论《汴河船的“复活”》中,以“无价之宝”来评价汴河船。

陈守成向记者介绍:由他制作的这艘汴河客船模型,1983年在比利时列日市第二届国际海模协会展出,获得金牌并受颁特别高分金锚奖。2000年4月应美国船模协会西部联合会邀请,在加州长堤“玛丽皇后号”举行的年会上展出。它的复制品目前由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名画显“船技”

“汴河船起源甚早,但史料残缺不全。《清明上河图》中的24艘汴河船,透视感极强,描绘比例准确,为汴河船的复原工程提供了便利。”陈守成经多年研究后认为,《清明上河图》在中心部位描绘虹桥,并把桥两侧的汴河船作为背景,这才是长卷的重点所在。“大地复苏,汴水解冻,漕运恢复,人们上桥观船,这就是《清明上河图》概括的全卷主要内容。”

陈守成和汴河船结缘完全是因为兴趣爱好。他从小喜欢动手自制玩物。1938年夏,“中国飞机模型材料商店”开业,和他的住处仅隔一条马路。他经常去,起初是攒钱买套装模型依图制作,后来自己买材料,对着外国杂志摸索组装。1945年,他买到了英国人所著的《扬子江木帆船》,从此对中华古船着了迷。前前后后制作了十几只汴河古船模型。

宝贝盼“出阁”

“这些年,很多外国人想看汴河船模型,或约我写书,都被我婉拒了。这是中国人的东西,总要弄出点名堂,才能给外国人看。”老先生盼着能让这一屋子宝贝在2010年世博会展出,还想建座中华船形象馆,把中华古船文明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