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同样的茶不同的水,泡出的茶的香气、滋味、色泽等相差明显。水与茶关系至深,谈茶就要论水。自古以来茶人便对水十分考穷,特别是茶文化盛兴的宋代,在大量宋名家诗文著作中都能看到水与茶关系的论述。 宋代的品茗方式以煎煮以主,文人雅士更是将煎茶的过程当作一种艺术追求。关于选水,宋人不如唐人苛求名声,但论以水质,就如唐...
近日,福建省文物局与武夷山市政府共同邀请“万里茶道”沿线的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8省区文物专家,聚集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就“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展调研和座谈,交流经验,提升认识,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安排。 来自国家文物局及福建等8省区的有关文物专家、学者,深入武夷山市下梅村、大红袍茶摩崖石刻、中华武夷茶博园等地,深入考察万里茶道武夷山史迹,对武夷...
由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第5届北京茶博会将于2014年9月16-19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目前第5届茶博会的招商工作已全面展开,尽管近年茶叶市场整体形势并不轻松,但招商进展依然超出预期。 高端茶遇冷,优质展会或成茶企避风港 受三公消费、刹四风等新政影响,近年来高端礼品茶市场份额下滑明显,与之配套的包装、茶具等行业也处境艰难,整个茶叶市场形势并不轻松。在这种局势下,像北京茶博...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穆槿)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古代,茶叶、瓷器和丝绸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品,悠悠上下五千年间,茶叶为中国带来了难以统计的财富。中国人讲究喝绿茶,并培育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绿茶种类,西湖龙井、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碧螺春、庐山云雾茶、信阳毛尖……但其实,中国还拥有一款世界顶级的高香茶,在国际上多次荣获金奖,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甚至于国外专家惊叹于它奇妙的香气,专门以它的名称命名...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穆槿)老挝——是一个神秘、美丽而祥和的国度。由于历史原因,老挝几乎没有受到现代工业浪潮的冲击,迄今,老挝的天还是那么蓝,水还是那么清,原始森林还是那么郁郁葱葱。几年前,一批从事制茶业的人士,对老挝原始雨林中的古茶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老挝古茶树保护、开发,利用的工作也就此全面展开。最近,中国文物网对老挝金占芭茶业公司总经理周锦福进行了专访。 周锦福在接受采访 中国文...
若说湖北赤壁,有一处不可不看的古迹——赤壁,有一个不可不知的名物——砖茶。 本来古迹是古迹,名物是名物,二者没有什么关系;到了赤壁,看完千真万确的古战场,感叹着那场影响历史进程的战役,遥想着那些英雄豪杰的身影,转身看起了茶园、茶厂,走进了茶馆,喝起了有100多年历史的青砖茶,心里尚未散去的吊古之情和眼前的清幽茶境,在风马牛不相及的张力中似乎在默默昭示着什么。 耐人寻味。我从千里...
潘天寿 指墨画《旧友晤谈图》 丰富多彩的中国茶文化不乏著名茶画。笔者最近发现,同乡现代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潘天寿先生的国画《旧友晤谈图》,是历代茶画中唯一的指墨画。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 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
由农业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和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5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简称“北京秋季茶博会”)将于9月1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启幕。本次展会将秉承专业化、高端化、精细化的原则,搭建一个高效高端的茶产业交流平台。 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茶展有数百场,但是质量参差不齐,一部分展会人气差,效果差,展商费钱费力却难有收获,还有一部分茶博会完全变成了展销会,现场如同集市,看似人气...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凉茶文化全球推广活动·巴西站”20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主办方希望世界杯平台能够有助于推广中国凉茶文化,让世界分享中国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此次代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前来参加活动。他表示,凉茶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西站”是中国凉茶首次在国外进行的推广活动,希望借力世...
由市博物馆与熬吧读书会共同主办的唐代茶文化讲座昨日举行,中南大学茶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主任曹进教授通过赏析相关唐代绘画、出土文物等,让观众体会唐代的饮茶方式及追求的情趣,并总结了唐代茶事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昨日的讲座采取主讲人讲述与茶器文物展示、茶艺师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观众可以在现场欣赏古老质朴的茶器,品尝若干种茶。据曹进介绍,唐代茶叶的制成品大多为饼茶,是将采来的茶叶经过蒸、捣碎,制成饼状...
“五世同堂 ”是一座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清代程氏老宅院,位于南充阆中市金垭镇琳琅街,被南充阆中市文物管理局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安放标识牌具体位置时,老宅后人与现使用老宅的程某良相互之间发生了争执。 据悉,在清朝时期,程姓祖先在阆中市金垭镇琳琅居委会王爷庙街修建了“五世同堂”,1974年,程某良在程姓长辈同意下住进“五世同堂”的前堂。随着时间的推移,程某良在前堂已居住40年,因前堂临街,程某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