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6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展会由农业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主办,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茶商、茶人参与其中。 茶博会展出了六大茶类、茶具等近万种茶业相关产品,吸引了台湾、印度、韩国等国内外展商参展,除茶叶外,各类茶具在本届茶博会上大放异彩,包括茶炉、茶壶、茶盘、茶宠、六君子等各种材质的茶具,其精美的做工吸引了众多青年茶...
德化民国时期的茶具主要有茶壶、茶盘、茶杯等。民国时期德化的茶壶以彩瓷为主,有青花也有白釉,但粉彩显然是主流。这一时期的茶壶有提壶和执壶两类,常见的造型有圆形、扁形、六棱、八棱等。茶壶的造型是关键,常见品价廉,稀有品价高,这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收藏规则。一件造型优美,壶面清新,色彩艳而不俗,品相完好的茶壶,即为上品。茶壶的使用离不开水,尤其是滚烫的开水极易伤害壶的壶面,使之掉彩,可以说茶壶的品相是...
中国文物网讯 2014年9月16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由农业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主办,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展会面积8500平米,展出了六大茶类、茶具等近万种茶业相关产品。 第五届北京茶博会现场 上午九点半,与会贵宾及外国使领馆人员相继入场,现场举行了古琴、古筝等传统文化表演。之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贵银宣布第五...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过去对这方面作系统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作一个初步探讨,并主要论述唐宋以来茶具的发展进程及其社会原因,文章只是抛砖引玉,欠妥之处,请专家们斧正。 一、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
亮炯·朗萨著《恢宏千年茶马古道》,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又是一部川康藏史地小百科。这本书既翔实的记述了“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和作用,又介绍了康巴地区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藏族的历史文化。 “茶马古道”起于何时?史书上早有记载:秦汉时,蜀地和雅安地区的商者就与大渡河以西当时称为牦牛羌、牦牛夷等部族进行过骡马、牦牛等物交往;量少稀有还只为药用的茶叶,也是一项流通货物。从蜀地到达康定的新都桥...
在茶马古道重镇、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记者如同走进了一座“民族民间艺术的宝库”,初次见到了傈僳、藏、汉等各族人民创造的维西古乐、对脚舞、阿尺目刮、热巴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维西是一条茶马古道和历史文化的走廊,历史上曾被称为“为西”“为习”“临西”,意思是“内地联结西藏的重要纽带”,人马驿道以县城为站点,密如蛛网的古道沿着高山峡谷和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
说起茶道来,许多人会以为指的是日本茶道,其实这是个误解,“茶道”二字实际上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唐代,日本出现茶道要比中国晚八百年左右。12月6日晚,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童启庆教授在紫金港校区西一103教室带领大家了解了茶道的历史及文化,并与朱晓玲、钱惠萍两位老师一起为同学们作了一次精彩的“茶道之旅”。 静、怡、真——茶道境界高 走进教室,映入你眼前的是一幅水墨山水画,画前桌上铺着洁...
在中国数百种茶叶中,普洱茶是最能继承而代表中国茶文化传统的。普 洱茶性温顺而亮节,普洱茶品尝深邃而高雅。普洱茶经贮藏后越陈越香,具有历史生命;品茗艺境宁静淡泊,参修立命仙扬。普洱茶品茗阐扬的就是我中华文化所传承的道家精神思想。所以普洱茶品茗追求最高境界在于“道”,普洱茶道在于“道”!完全吻合于中国茶艺“自然、卫生、泡好茶”。 普洱茶的精神在于静真 静是普洱茶技术求其静 真是...
端起面前直径约5厘米的白色骨瓷小茶杯,慢慢啜饮着杯中琥珀汤色的花秋黑茶,美国人唐思德说,“这样的味道,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找不到。” 今年55岁的唐思德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犹太家庭,1979年邓小平访美,这位小个子东方“巨人”的魅力深深征服了还在历史系念大二的唐思德,自此,唐思德一头扎进浩瀚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并开始学习中文。30多年热情不减,他时时关注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
‘茶入馔是这样一件神奇的食物,当你靠近它,用尽全力去品味它的时候,扑入你鼻间脑海里的,竟然不是关于这种食物的油盐酱醋气息,而是一幅清新绿意的画面,随之而来的扑鼻的茶香,这就是春天的味道,是季节馈赠的礼物。擅长料理的大厨绝不会错过采用春茶来做菜,提鲜去腥,其滋味清新又自有一股馥郁的茶香,由口入心。难怪苏东坡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而佳人,正是这一时节春茶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 以茶入馔,古已有...
茶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宋朝国家财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它在 茶马贸易中的特殊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军事、外交局势。随着茶业 经济各个环节的逐步完善,茶业在民生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将茶叶 用于商品交换,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早在唐代,茶叶就被用来与很多商品进行交换。到宋代,与茶叶相互交换的 商品种类就更多了。有时表现为某种商品与茶叶之间的相互折博,有时是两种或 者...
紫砂茶宠《喷水荷叶童子》 与紫砂壶一样,材质上佳的茶宠经过人长时间把玩或茶水滋养后,会变得更加温润可人、茶香四溢,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升值潜力。都说喝茶品茗修身养性,“养”茶宠何尝不是如此呢? 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免不了要坐下喝茶聊天。记者走访茶市发现,小巧玲珑的茶宠渐成茶友们的新宠。茶宠多用紫砂或澄泥烧制而成。其中三脚金蟾、貔貅、长寿龟、紫砂大象、澄泥水牛、寿星、大肚佛、善财童子等...
绿地粉彩开光菊石纹茶壶,清干隆,通高13cm,口径6.5cm,足径9.2cm。 壶身方扁,曲柄,短流,圈足。壶盖隆起,金彩宝珠顶,壶口沿、盖沿处饰金边。壶通体饰绿地粉彩团花纹,腹部两面饰长方形开光,内绘粉彩写生菊花、山石、灵芝纹。底部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干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壶造型精致,施彩淡雅,颇具雅逸之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