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茶文化巡礼” 系列之一 日前,“第八届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刚刚在广州落幕,“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又在杭州开锣——茶文化在全国各地的弘扬、推广可谓如火如荼。茶有养生护体、陶冶情性的双重作用,自本期起,“博议·文化”版将开启“中国茶文化巡礼”系列报道,——介绍全国各地知名茶叶品种的历史文化、品饮方式和特殊功效。首先,记者邀请到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为读者详解中...
被茶界喻为行业“风向标”的广州茶博会近日落下帷幕。记者从该展会上获悉,普洱茶收藏投资仍是热门话题,尽管今年高端市场受政策、消费风向变化影响,高端茶销售受阻滞,然而高品质、稀缺性强的产品不仅抗跌性强,而且还能逆市涨价。与前些年相比,普洱茶收藏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不过,有专家认为,当前普洱茶收藏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在最近广州举办的茶博会上,记者看到部分茶企均拿出“镇店之宝”来吸引业内外眼球,其中包括...
无论是港式文化或是广府文化都少不了“喝茶”,来广州旅游的朋友也绝对少不了一叹“一盅两件”的茶文化。其实广州人不但喜欢叹茶,越来越的人还喜欢玩茶具,这个人数日渐庞大的玩家圈子里既有收藏古茶具的藏家,也有专挑当代瓷器茶具的玩家。在很多玩家看来,宜兴紫砂壶的价格已经被爆炒,反倒是当代瓷器茶具的价值刚刚被发现,选择知名窑口或是大师的作品同样具备收藏价值。 收藏级茶具看作者看窑口 在拍卖会上...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茶道就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在中和新茗国家级评茶师、高级茶艺师李建国眼里,茶道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可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 茶道:一种修身养性的和美仪式 中国茶道的悠久历史 中国茶道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茶...
日前,第一届国际茶会2014年茶汤品鉴暨茶席展在福建漳浦天福茶博物院举行,海峡两岸及海外的茶友们会聚一堂,品茗话茶。 本届国际茶会包括11个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茶席设计。来自海峡两岸以及美国、韩国等地的资深茶艺师纷纷执壶展示各自的绝活。主题为“茶香四溢”的正山小种红茶、金骏眉红茶茶席,主题为“侠骨如剑、柔情似火”的红乌龙茶席,主题为“浪漫金秋”的经典欧式下午茶茶席,主题为“秋之声”的河东玉...
清流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武夷山脉中脉东南侧,九龙溪上游,日照充足,土地肥美,年平均气温15℃到18℃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771.3毫米,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清流的客家百姓自古就有种茶喝茶的习惯。据清代道光九年清流县知事乔有豫修纂的《清流县志》“食货志·货殖”上记载:清初,有江南僧至境,遍山种茶,依松萝制之,有香有色,迄今玮埔、梓材(今嵩口镇玮埔村和梓材村)、薯坑(今温郊乡薯坑...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图1 清乾隆款御制矾红三清茶诗瓷碗 图1 清乾隆款御制矾红三清茶诗瓷碗及内底 图2 清乾隆款御制青花三清茶诗瓷碗 图2 清乾隆款御制青花三清茶诗瓷碗内底 清朝历代皇帝嗜茶,宫廷饮茶之风盛行,宫廷内务府专门设有“御茶房”。其中以乾隆皇帝嗜茶闻名,品茶鉴水有独到之处。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于乾隆八年 (1743)规定,每年正月从初二至初十之间择吉日在重华宫举行茶宴,宴请文武百官,场面...
以泡茶的过程为主体来进行茶具的分类,泡茶所使用的茶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煮水器 水壶(水注):用来烧开水。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紫砂提梁壶、玻璃提梁壶和不锈钢壶。 茗炉:即用来烧泡茶开水的炉子。为表演茶艺的需要,现代茶艺馆经常备有一种“茗炉”,炉身为陶器,或金属制架,中间放置酒精灯,点燃后,将装好开水的水壶放在“茗炉”上,可保持水温,便于表演。[ 茗炉] 另外,现代茶艺馆及家庭使用最多是...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 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 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
茶道活动需要茶道表演者优雅沉着,从容貌、姿态、风度、礼节等方面均需十分注意。 一、容貌 俗话说:聪明面孔笨肚肠,有的人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给人的感觉是紧张,并不觉得美。而有的人虽相貌平平,但因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行为举止,靠自己的勤奋,以神、情、技动人,显得非常自信,灵气逼人。茶艺更看重的是气质,所以表演者应适当修饰仪表。如果真正的天生丽质,则整洁大方即可。一般的女性可...
11月12日,随着来自内蒙草原蒙古包的搭建以及展馆布置的完成,即将在武夷山举办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14日开始迎接嘉宾的到来。 为办好这一盛会,武夷山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练内功、走出去、迎进来,紧锣密鼓筹办好这一盛会,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练内功上,武夷山市在境内举办了两场与“万里茶道”相关的活动,即八省文物专家座谈会和中蒙俄...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影响人们思想伦理、道德风范、言行举止最大的,莫过于儒、释、道,不论其外功、内涵,无不与茶中之“和”之“静”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的“和”与“静”,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应该说,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释、道各家的思想精华:儒家从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修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甚至,墨子思想也...
“和”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 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 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 道。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 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 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