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5日下午在武汉举办的“中俄万里茶道城市市长高峰论坛”上,“万里茶道”中俄两国沿线城市市长、代表共同签署了《中俄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武汉共识》。 根据《武汉共识》,中俄双方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对“万里茶道”上的历史遗迹保护、历史资料收集、知识产权保护及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展开合作。 中俄“万里茶道”兴盛于17世纪至20世纪初,途经中国湖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等省...
据新华社电25日下午在武汉举办的“中俄万里茶道城市市长高峰论坛”上,“万里茶道”中俄两国沿线城市市长、代表共同签署了《中俄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武汉共识》。 根据《武汉共识》,中俄双方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对“万里茶道”上的历史遗迹保护、历史资料收集、知识产权保护及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展开合作。 中俄“万里茶道”兴盛于17世纪至20世纪初,途经中国湖北、...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设计精巧、材质独特、工艺细腻……这些词语往往是人们在评价一把茶壶时最常用到的。但是,就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五届北京茶博会上,中国文物网记者却从台湾民窑艺术坊创意总监麦传亮制作的“神秘之壶”中,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文化。 麦传亮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 据麦传亮介绍,他所设计并制作的这组茶壶套件作品名叫“神秘之壶”,融合了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文化元素。借由...
首泡蒸煮茶叶包 铁壶第一次使用,先将一小杯茶叶用布包好放入铁壶内,加水蒸煮约10分钟。如此茶叶中所含的丹宁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分,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的薄膜,将更不容易生锈。烧开后将壶内水倒掉,重复2-3次,直至水质透明即可。建议新壶刚开始使用时请每天使用,让水垢能迅速附着。 中火加热口感好 过去,铁壶比较适合的传统热源是炭火,现在使用电热炉、煤气炉或电磁炉代替也可以。南部铁器的技术...
东瀛煮茶利器:日本老铁壶 引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茶人开始认识、收藏、迷恋日本老铁壶。拥有一把老铁壶不仅可以怡情养生,更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闲暇之余,坐在窗边静静品茗,提起一把饶有年头的老铁壶,看着水柱由壶嘴自上而下倾入紫砂壶中,爱茶随着水花旋转浮起,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聆听窗外树叶沙沙作响,备感温暖、安逸…… “年轻”的古董 江户中期,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一般百姓因为经济的成...
据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所藏有“天文年制”款的景德镇白瓷和红绿彩,可以证实,日本在景德镇早有专门定制瓷器的传统。日本现存有一批明天启、崇祯及清初景德镇制作的青花瓷,有各种茶具、餐具、香盒、碗及扇形、提篮形等各种日用器皿,器形和图案纹饰都具有日本异域风格。其中部分有“五良大甫吴祥瑞造”款,制作极为精良,在日本被称作“祥瑞”,为瓷中上品,“染付”为中品,“吴须”为下品。 “祥瑞瓷”实指日本学术界对...
泾阳茯砖茶老茶 驼队启程 茯砖茶制作技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始自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陕西泾阳,是茯砖茶的原产地、发祥地。泾阳茯砖茶是古丝绸之路上最早也最受各族人民喜爱的茶品,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和生命之茶。明清及民国时期,泾阳茯砖茶的产销达到极盛,除行销我国西部地区外,还远销中东、中亚、俄罗斯等40余个地区和国家。 9月19日,“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在泾阳...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使用、收藏日本铁壶的队伍。拥有一把日本铁壶不仅可以怡情养生,而且逐渐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不过,人们却似乎对中国铁壶并不怎么感冒,在一些人眼里,中国铁壶也仅仅只是价格低廉的实用器而已。那么,难道说中国铁壶就一定不如日本铁壶好吗? 近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茶叶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铁壶文化研究院主任、铁壶斋创始人吴龙在接受中国文物网...
江津区李市镇龙吟村猫儿山内的白云寺遗址。 江津区李市镇龙吟村猫儿山,茶工在一片片沿山而种的茶田内采茶。 在江津区李市镇龙吟村有一座猫儿山,一片片沿山而种的茶田茂密而葱郁。在这里,竟掩藏着一间千年古刹—白云寺。 白云寺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猫儿山为何会大量产茶?近日,记者带着种种疑团,前往一探究竟。 1、山上古寺惊现海岸鹅卵石 记者一行驱车绕着山路,穿越乱石和杂草...
何谓"金石":《吕氏春秋·求人》曰:"故功绩铭乎金石"。高诱注:"金,钟鼎也;石,丰碑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与颂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后称钟鼎碑刻为金石。" 紫砂陶刻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性很强的"壶上金石文化"。紫砂陶刻,据记载,在元末明初的紫砂传器就有铭刻,但只是记载,无从考证。明人蔡司霑《荠园丛话》里记载道:"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隱'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自古以来人们有着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的习惯,形成的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钻研茶文化。喝茶自然离不开盛茶水的器具,紫砂壶有着中国特有的陶土工艺品,它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用紫砂杯盛茶,茶味隽永醇厚,成为中国人饮茶品茗所不可或缺的茶具。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活水还须活...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diào)”。“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最早用于煎药或烧水,形状像比较高的壶,口大有盖,旁边有柄,用沙土或金属制成。 提到宜兴(古称阳羡)宜兴紫砂壶中的石瓢壶,离不开“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的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宋代饮茶盛行,而铫,主要用来煮水。用什么材质为好呢?苏东坡认为砂石的最好,在《次韵周穜惠石铫》诗中,“铜腥铁涩不宜...
儒家把世间万物归纳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茶圣陆羽认为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国古老哲学之五行调和,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之道。瓷库中国专家认为,茶具更是“五行”汇聚、协调的结晶。 金者,即金贵、名贵。金属是某些茶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人们以金为极以金为最,金牌、金奖乃至高荣誉。金色也被视为一种高贵的颜色。茶具的金属器质相应地披...
宜兴紫砂陶土,天下无双。多少陶艺家与陶艺大师在上苍恩赐的紫砂土上发挥着自己聪敏的才智,把沉睡在大地上的紫砂土演绎得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赋予陶土艺术生命。 当代紫砂界的陶艺家们,在紫砂造型、装饰的设计创新上,可以说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就紫砂陶土在窑炉、窑火烧成的变化上的研究而言,宜兴陶瓷世家“黄金周”可谓佼佼者。记者近日遇到来津参加津洽会的“黄金周”传人周古梅女士和宜兴紫砂协会秘书长、中国宜兴...
紫砂茶宠 随着喝茶的盛行,在壶、茶共荣的天地里,又出现一种令人瞩目的赏玩宠物,被许多人所收藏,业内人士称之为“茶宠”。 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的茶庄里,店家基本上都养着“茶宠”。所谓“茶宠”,就是嗜茶者在品茗、闲聊的过程中把玩的一些紫砂泥小工艺品,小巧精致,神态可掬,他们用茶水对其进行滋养、淋浇、扫蘸,使它们成为心目中的宠物。我们常见的“茶宠”都带有“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福寿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