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茶是我国的国饮。在茶及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它不断影响着邻近国家的茶业发展。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不仅如此,茶文化超越东方,流传到西方国家。那么西方国家是如何了解到茶文化的呢? 最初的时候,西方人是从波斯商人那里了解到茶文化的。十六世纪中叶,威尼斯作家拉马歇写下了两部大作 《中国茶》与《航海旅行记》,记述了自己从波斯商人那里听到的中国人饮茶的习俗:用水煎煮茶的叶片,空腹饮用,可以缓解身热,头疼、腰痛...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伴随着茶的不断繁荣,茶馆也就应运而生了。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中国茶馆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已是有蔚然大观的繁荣。在万紫千红盛开的茶馆里,无论是中国茶艺的“和、敬、廉、美”,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还是韩国茶道的“清、静、和、乐”,都在茶馆特定的环境、气氛和情调里,茶道茶艺的基本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茶馆多了,进茶馆的人多了,体现了经济社会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
明清时期是我国茶类及茶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明代文人对品饮之境有更高的要求,讲求“至精至美”,这些从一些名人作品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即可见一斑。 历史上正式废除团饼茶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于洪武24年(1391)9月16日下诏:“罢造龙团,惟...
茶叶多大具有明显的茶香,但如果储存不当,使茶叶受潮或吸附异味,则会使茶的品质大打折扣。那么该如何科学贮存茶叶呢?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茶叶储藏除了要忌茶叶含水量较多、防止茶叶挤压、严禁茶与异味接触外,要有科学储存方法。我们来看看介绍吧。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宋...
除了优质普洱会越陈越香外,大多数茶一般都是新茶要比旧茶口感更好一些。那么如何辨别新茶与旧茶呢?北京茶博会人员给出了以下三种方法: 一是观其色。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茶在贮藏过程中,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物质,会在光、气、热的作用下,发生缓慢分解或氧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分解、氧化,会使绿茶色泽变得枯灰无光,而茶褐素的增加,则会使绿茶汤色变得黄褐不清,...
菊花茶清香纯正,泡开的茶亦是十分具有观赏性,因此颇受欢迎。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菊花茶具有明目清肝的作用,加上枸杞或蜂蜜一块来喝对疏肝解郁很有益处。 菊花茶的作用:对眼睛的保健 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国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护眼睛的作用。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肿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菊花的种类...
2014北京茶博会将于明年4月18-21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据悉,最初规划的茶具展区展位已预订一空,为满足茶具企业参展热情新增的展位也即将售罄。 在2013年春季举行的2013北京茶博会上,茶具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无论是青莹端庄的青瓷、古朴风韵的紫砂、亦或是厚实凝重的铁器茶壶等等,都各领风骚,让观众和收藏家们与艺术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更与工艺美术师零距离接触。而在离2014年的茶博会还有...
近阶段,随着“古树茶”概念的升温,普洱茶消费市场再次动荡,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并且越来越多的茶企进军北方市场。日前,记者从今年4月18-21日即将举办的北京茶博会组委会了解到,报名参加茶博会的企业中,就有包括勐兴祥、六大茶山、品逸印象、土林凤凰、金雨轩在内相当一定比例来自云南的茶企,并且主打古树茶品牌,古树茶热潮或将席卷北京。 所谓古树茶,是指存活一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分布于云南澜沧流域,主要...
第4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简称“北京茶博会”)2014年4月18-21日将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展出面积15000平方米,较上届增长5成。目前茶博会招商已经启动,进展非常顺利。 2014茶博会由农业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联合主办,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已经举办3届,是国内春季最大的茶叶专业展会。2014茶博会展出面积比上届增长了50%...
很多人都听过这一句话,“酒是越陈越好,茶是越新越好。”其实这并非鉴茶之箴言。 对于不同种类的茶,其实标准是不同的。有的茶应该是越新越好,如西湖龙井,大家都知道要选明前(清明前新茶),但有的茶却是越陈越香,如普洱则往往动辄5年以上才算养出好茶。所以记者请茶叶专家来为我们简单讲解下,选购不同茶叶时的简单挑选要点。 挑选要点 传统中国茶有六大种类,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加上乌龙。要挑茶叶,不...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峡两岸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家坤认为意义深远。他告诉记者,茶叶的发现、使用、加工最早都是在中国。最初,茶叶是用来吃的,用盐蘸着吃,所以有“吃茶”一说。随着茶叶被晒干并保存起来,后来就有了发酵技术,这一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茶叶加工技术越来越深奥,如今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特别是福建乌龙茶,它的发酵技术是所有茶叶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目录中就有茶...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起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更为困难。 而老北京人最喜欢的花茶,如今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在2007年,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工艺作为花茶制作工艺的代表,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茉莉花茶在北京 茉莉花茶是茶海中的一员,是北方爱茶人士的首选,特别是很受老北京...
从“物质”到“非物质”的飞跃 从2006年开始,截至2011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共评选出12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在“传统技术”类别中,每批的名单中都不会少了茶的身影。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青茶、白茶、花茶制作工艺赫然在列。中国主要茶类制作工艺能够从文化遗产的高度被重视和保护,不仅日渐成为传播茶文化、丰富大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必将成为...
作为中国传统“琴棋书画诗酒茶”文化中雅俗共赏的茶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中。那么,茶究竟有哪些养生功效?在秋冬季节人们应该喝哪些茶?如何在喝茶中品味茶带给人们的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的理念呢?
宋代的斗茶文化 资料图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 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