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深远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峡两岸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家坤认为意义深远。他告诉记者,茶叶的发现、使用、加工最早都是在中国。最初,茶叶是用来吃的,用盐蘸着吃,所以有“吃茶”一说。随着茶叶被晒干并保存起来,后来就有了发酵技术,这一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茶叶加工技术越来越深奥,如今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特别是福建乌龙茶,它的发酵技术是所有茶叶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目录中就有茶叶加工技术,而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安溪铁观音制作技术早已列入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

 

  张家坤称,过去只是单纯地“吃茶”,但后来人们发现茶有药用功效,日本甚至将茶称之为“万寿之药”,药性的发掘让茶的功用得到拓展。而随着文人、僧侣、商人等各界人士的介入,茶叶如今不光是生活品了,也不光是药品了,而是一种文化品。以前说“喝茶”或“吃茶”,而现在更多称为“品茶”,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升华,它其实承载着多种文化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从春秋时期薪火相传至今,张家坤认为,茶叶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甚至还能影响、改变一个国家的传统。“众所周知,英国讲究‘绅士风度’。而所谓的‘绅士风度’就是由喝红茶培养起来的。英国BBC电视台曾作过一次调查,让民众在包括‘英女王’、‘大笨钟’在列的20多种选项中,挑选最能代表英国文化的事物,结果‘红茶’以高票当选。在英国人的心目中,他们国家的文化以‘红茶文化’为代表。而其实,英国红茶最初的来源就是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这都是有史可查的。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茶文化,散发我们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理解并爱上中国文化,这是值得骄傲的事。”


  张家坤称,有外国学者将中国茶叶称为“中国人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这脱离不开我们对茶叶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在茶叶加工技术方面、茶业发展方面,目前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要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升级,中国茶企就必须在资源创新、产品创新、流通创新、服务创新等多层面上多下功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生产一方的茶叶,像中国这么多的茶叶品种,这么深的茶文化研究,今后对人类生活能产生的积极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譬如,在对抗现代的一些‘富贵病’,在降血脂、降胆固醇等方面,我认为茶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最佳的饮料。对于我们的茶叶生产者、加工者以及茶业参与者来说,现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如何使我们创新的步子能赶上茶业发展的步伐,值得大家深思,也激励我们共同去努力。”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