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下旬,宝鸡市文物交流中心将近年来征集到的30件社会流散文物移交给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据宝鸡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张荣军介绍,这些文物包括战国时期青铜盘、青铜匜(yí)、铜镜各一件,汉代铜镜14件,唐代铜镜2件,宋金时代铜镜2件,汉代陶器9件。 张荣军说:“宝鸡历史悠久是周秦文化发祥地,征集这一批文物,资金国家给一部分,大部分自筹,主要是市场价格收购流散文物,好的交给博物馆保存。” ...
出土的象棋 23日,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获悉,天府新区一号文物点,近日发现了宋代墓群,其中一个墓出土了青铜镜、武士俑和一套青铜象棋。这是成都首次出土相对完整的唐宋时期象棋。 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了解到,该墓群是在5月20日发现的。目前,本次出土文物还在整理阶段。据了解,本次发掘的是长方形砖石墓,该墓被发掘时,这套30枚的象棋倒在墓主小腿骨旁边,很多粘连在一起。一起被发掘的,还有买地...
“重大发现!今天出土的这些陶片,从布纹及打磨的光滑度判断,至少是汉代时期物品,甚至不排除先秦或新石器晚期的可能!”5月19日,在眉山市洪雅县复兴村魏坊基铜矿渣堆积区附近溪沟中,瓦屋山严道铜山考古队发掘出多块古陶碎片,现场负责人、先秦考古学博士陈苇惊喜地告诉大家,这些陶片表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瓦屋山已有人类生产生活,与中国早期青铜冶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连续七天来采集的100多件实物样品,也比不上这...
好逸恶劳囊中羞涩,苦于钱从何来,遂去“寻宝”,结果找到了古墓,并挖出了文物,岂料钱未赚到,便落入法网。近日,甘泉法院以盗掘古墓葬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姬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又六个月,李某有期徒刑十年又六个月,巩某某有期徒刑十年,王某某有期徒刑七年。 巩某某在一次闲逛中发现某村山上有座古墓,便将这一消息告诉王某某。2015年5月份,姬某某伙同巩某某、李某、王某某等人携带探条、铁锨等工具,前去盗掘古...
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青铜短剑墓葬遗址陈列馆于17日在沈阳开馆。 春秋战国时期,沈阳地区为燕国的重镇方城,隶属燕辽东郡襄平县,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 该陈列馆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郑家洼子村。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10余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出土数十件珍贵的青铜器文物。 据陈列馆相关负责人介绍,1965年,考古人员在一座长5米、宽3米的大型古墓中发...
13日下午,由海淀博物馆与颐和园管理处联合举办的“皇室遗珍——颐和园清宫青铜器展”在北京拉开帷幕。50余件(套)造型精美的清宫旧藏青铜器亮相,将展出至8月28日。 青铜器的出现、繁荣在中华文明中占有中有地位。它以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以及铭文,向后人展示了古代先民高超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并因此被史学家成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自2014年以来,海淀博物馆与颐和园管理处多次...
近日,海南省博物馆从湖南省博物馆引进的以国宝皿方罍和大禾人面纹方鼎为主的青铜器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前往参观。5月11日,省博物馆为配合该展览开展了青铜趣味小课堂系列活动,深受小朋友们喜爱。 据介绍,青铜趣味小课堂至今已圆满举办了5期,人气居高不下。讲解员结合中国青铜文化特色,向观众介绍了簋、甗、罍、鬲、甑、箅、觥、匜等青铜器型的生僻字,以及各种青铜器的用途和相关知识,看得观众大呼“原来如...
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本网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了解到,沈阳市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现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其中, 5月17日上午10时将举办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开馆仪式。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大墓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街郑家三委青铜东巷23号,在这座墓葬里曾经出土了三把东北系青铜短剑,因此被称为青铜短剑大墓。重新修缮布展后的陈列馆主要分两个展厅,东侧大墓展厅,以青铜短剑大墓...
由海南省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29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了包括皿方罍在内的57件湖南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2014年回归故土的“铜罍之王”皿方罍最引人注目。 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商代晚期铸造,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通高88厘米,重51.5千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壘,展现了青铜器鼎盛...
紧身T恤、牛仔裤、小平头,眼前的张珮琛,身型健美装扮时尚,让人很难将他和青铜修复专家的身份联系在一起。看到他,有人也许会惊诧:与那些历经千年的文物打交道的,竟然不是皓首穷经、白发满头的老先生? 事实上,上海博物馆的青铜修复团队,几乎个个都是这样。走近这个群体,你会发现他们的欢喜和烦恼与大多数都市青年一样:他们爱好运动、假期会约上亲朋好友旅行;只是当他们投入“修复”工作时,才会显出与众不同:为了每...
近日,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称,他途经中华路与安阳西北绕城高速交叉口附近时,发现有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挖掘工作,据了解,疑似商代墓葬群,并且有青铜器出土。4月23日9时30分,记者驱车前往现场进行调查采访。 现场: 道路施工时发现 三个考古挖掘坑一字排开 10时许,记者到达现场。挖掘项目位于安阳县柏庄镇(具体位置在中华路与西北绕城高速施工项目交叉口的东侧)。大片土地被黑色的网纱覆盖,三个已...
簠、簋,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青铜器具,它与酒器同样重要。器内盛放着热腾腾的饭食,故以簠、簋铸盖保温。这种器具只在祭祀或隆重宴庆时才使用,属于礼器。《周礼·舍人》:“凡祭祀共(供)簠簋,实之陈之。”《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借指酒食、筵席。如今,在西周至春秋战国墓内,发掘出土的簠簋数量不少,足见当时盛行这套礼制;作为随葬器物,则表明墓主人的身份。 河...
中国的青铜剑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5世纪的早商时期,最初为短剑,长度在二三十厘米左右。对其起源有多种推测,有学者认为是脱胎于铜矛头,也有观点把早期青铜剑中的重要种类——青铜匕首认作是青铜短刀的继承者。但目前比较明确的是,大约到了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春秋晚期,吴越地区在青铜剑的铸造方面已经相当成熟,再加上中原的主要作战方式从车战转为步战,就推动了中国青铜剑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涌现了一批传世名剑。 这把收藏...
4月24日,工作人员展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楚国宰相的礼器——“王子午”青铜鼎(国家一级文物)。 今天,随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外箱,武曌金简、楚国宰相的礼器——“王子午”青铜鼎、汝官窑天青釉瓷瓶三件国宝在长沙展露真容。4月28日-8月14日,“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将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同时光临的还有300余件河南国宝。 本次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联袂河南博物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