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1 图2 罍,我国古代一种大型酒礼器,盛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有方形和圆形两种。《诗经·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金罍指的就是青铜罍,罍的铸造时期,正是周人逐渐摆脱殷商神秘繁缛的美术传统,形成庄重素雅的自身风格的历史阶段。 西周罍从器型上来看,由商代的瘦高形渐变为矮粗形,肩部丰满,同时通过加宽沿部和圈足,使全器达到了一个比商罍更加稳定的造型...
宁乡炭河里遗址,是湘江流域一处重要的商周遗址,曾出土四羊方尊等青铜重器。2015年10月,宁乡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项目启动。文物部门随即启动工程红线范围内的考古调勘工作,新发现钟家湾与新屋湾两处西周时期遗址。7月13日,记者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了最新动态,考古专家在钟家湾遗址发现与炭河里古城同时期的烧制陶器遗迹。 钟家湾遗址位于炭河里城址东北,距炭河里遗址约1.5公里。实...
在内蒙古地区,收藏爱好者们尤其钟爱各种动物纹为装饰的青铜摆件或者饰品。因为该类型的藏品多出现在鄂尔多斯地区,而且非常典型,故而称之为“鄂尔多斯青铜器”。这些饰件有羊头、鸟纹、马、狼头等多种样式,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代表。 “之所以喜欢收藏鄂尔多斯青铜饰件,首先是因为这些饰件本身制作非常精美,极具观赏价值。其次,这些小的饰件、摆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征鲜明,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游牧文...
日前,新区社发局从市博物馆考古队获悉,新区丁岗镇孙家村遗址考古工程发掘出疑似青铜器冶铸遗址。 该考古工程于去年11月启动,截至日前出土了较多小铜器及陶范、铜渣,还发现了窑炉遗迹,底层中有大量红烧土、木灰,并见有炉壁、抹泥烧结墙面。 南京博物院李民昌研究员、林留根研究员、盛之翰副研究员在现场指导时指出,该遗址可能是一青铜器冶铸遗址。周边沿江的王家山、粮山、青龙山、北山顶、烟墩山上...
展品之一: 来自成都金沙博物馆的卜甲。钟欣摄 7月17日,记者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获悉,“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于当日拉开帷幕,并将持续至10月18日。 此次展览萃集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湖南宁乡青铜器群等多处中国商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文化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135件,一级文物占比80%,可谓一次“一级文物汇萃的珍宝展”。其中包括武丁...
战汉青铜鱼钩 战汉青铜渔网坠 人类的发展与水源密不可分,水不仅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更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鱼,相比其他的狩猎活动,捕鱼除了需要一定的技巧外,其危险性小,劳动量低,使其成为祖先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远古时代,祖先们通过长期的劳作发现,鱼类喜爱啄食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利用这一特性,聪明的古人将食物系于藤枝之上,待鱼咬住食物后,再迅速拉出水面,从而将其...
12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与洛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洛阳三彩文物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 本次展览以“最是橙黄橘绿时——从洛阳三彩看中国颜色”为主题,展期预计三个月,以洛阳博物馆馆藏的80件精美的三彩文物为主体,辅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相关文物图版资料,以三彩臻品为媒介,融合全球史观,用中国色彩系统的理念将展览分为《天地玄黄》、《翠袖红裙》、《绿蓑青笠》、和《流光溢彩》四个部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
近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问鼎——楚式青铜器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旨在让观众领略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感知数百年霸业背后的故事。据悉,本次展览会上,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共83件(套),以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青铜器为主,共有采矿铸铜、钟鸣鼎食、祀前净手、犀甲金戈、生活杂器、华美纹饰六个板块,每一板块都展示了别具一格的楚式青铜杰作。 就中国的青铜文化而言,距今为止已有超...
三星堆铜罍 牺首兽面纹铜罍(岳阳市博镇馆之宝) 大禾人面纹方鼎、司母辛鼎、“尊王、铙王、罍王”……10日,135件国宝级文物已经从全国各地运抵三星堆,即将在7月18日与市民见面。这是三星堆两坑发掘30年来,借展文物最多,邀请专家最多的一次考古研究,也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青铜文物规格最高的一次展出和研究。 事实上,当三星堆博物馆提出要进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商代青铜器对话的时...
8日,我省首家民办青铜器博物馆——洛阳钟鼎青铜艺术博物馆开馆。 该博物馆位于高新区滨河北路,展厅面积约800平方米,藏品330余件,分为“夏商周璀璨青铜文化”“中国青铜酒文化”“找寻流失的记忆”“博物馆复制精品”四个主题馆和一个“文化科技展示厅”。博物馆展厅内,爵、角、杯、樽、壶、觥等青铜酒器琳琅满目,“何尊”“后母戊大方鼎”“莲鹤方壶”等国宝级青铜器复制精品惟妙惟肖,“陈璋方壶”等一批...
全国唯一以人面为饰的青铜鼎——大禾人面纹方鼎。 三星堆纵目面具。 “轻点,慢点,等一下,放稳了……”7月10日上午9点,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宝级文物在这里点交,它们将在18日与观众见面。当包装箱打开、一层层防护层拆开后,精美的文物露出了真面目,“铙王”象纹大铜铙、大禾人面纹铜方鼎……在一阵阵惊叹声中,100多件国宝级文物移交到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手中并送进库房,...
7月7日,湖南省岳阳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牺首兽面鱼纹罍起运赴川,将参加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主办的《青铜往事——黄河与长江的青铜文明对话》展览。 三星堆祭祀坑,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它的发现,轰动了世界。7月18日,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将迎来祭祀坑发现30周年纪念活动。受三星堆博物馆之邀,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博物馆、岳阳博物馆,将各有一件青铜器参加《青铜往事——黄河与长江的青铜文明对话》...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工人近日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甬钟。据文物专家介绍,该甬钟应是从汉江上游冲卷至南郑。 6月28日上午,南郑县几名工人在圣水镇青史村汉江河段青龙滩大桥石墩加固维修时,突然发现有一个金属物体便立刻上报文物部门。 汉中市考古队专家初步鉴定认为,应为战国时期青铜甬钟。经测量,甬钟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5公斤。专...
7月3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工人近日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甬钟。据文物专家介绍,该甬钟应是从汉江上游冲卷至南郑。 6月28日上午,南郑县几名工人在圣水镇青史村汉江河段青龙滩大桥石墩加固维修时,突然发现有一个金属物体便立刻上报文物部门。 汉中市考古队专家初步鉴定认为,应为战国时期青铜甬钟。经测量,甬钟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
此次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青铜重器鸟纹方鼎。 “青铜化玉汲古融今”特展本周末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号临展厅拉开帷幕,展出的古代青铜器文物都是颐和园馆藏的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10件。 此次展览以颐和园珍藏的古代青铜器、仿古玉器为主,配以当代玉雕大师马洪伟的仿古玉雕力作等近百件展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10件、马洪伟玉雕作品80余件。 展览中的一级文物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