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流觞曲水,饮酒咏诗。从4000多年前夏禹会盟,到春秋战国时勾践建都,再到近现代鲁迅、朱自清等人才辈出,浙江绍兴自古就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22日,记者了解到,在书法圣地绍兴兰亭附近的河道中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句鑃。据悉,该句鑃是2500年以前的越国青铜乐器,系绍兴首次发现。 句鑃,作为响器,具有极其深远的礼乐文化内涵。句鑃这个名称未见于古籍,出自铭文,属于自称。据专家考证,“句鑃...
我收藏青铜器十多件,收藏青铜器的辨伪方法,我主要是从收藏古铜镜、古钱币当中学来了不少铜器知识 ,青铜器的辨伪离不开以下两个方面:谙熟掌握它的造型、纹饰、锈蚀、铭文、铸造等特点,了解赝品仿制作的一般方法。实际运用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实物,拿青铜器的锈迹来说,因埋藏地方的环境、土质、干湿度不同而呈现5种情况:(1)单层锈,地子上只有一层薄锈;(2)复层锈,地子上有两层或多层锈;(...
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丛书《青铜国》首发 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带回家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丛书”之《青铜国》于2016年8月17日在“上海书展”首发。这是一本专门为6至9岁低龄学段儿童创作的文物游戏书,也是一本浅显生动的原创科普绘本。作为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第一本青铜主题的文物游戏书,它满足这个学龄段的儿童和家长对文物的好奇,开启一次趣味和想象力十足的阅读和学习之...
前不久,书法圣地兰亭附近的河道中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句鑃,这是2500年以前的古老的乐器,系绍兴首次发现。这一珍贵的文物的发现表明,春秋战国时期越地文化已十分先进。 2500多年前越国古乐器,保存完整能发双音 昨天上午记者在绍兴市文物局见到了青铜句鑃的真容:它高43厘米,宽处17.8厘米,器形修长,呈合瓦状,上宽下窄,素面,错磨光滑,黄色,其表面氧化层铮亮,长扁方形的执柄,...
“先有梁王城,后有平陵城。灭了平陵城,才有济南府。”近日,随着新东站片区梁王庄二村工地挖出鼎、编钟等青铜文物,发现疑似东周墓葬,村里曾广为流传的这句俗语有望得到印证。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表示,如果墓葬时期最终确定为东周,将是市区内首次发现东周大墓,对济南考古和历史研究意义重大。目前,相关工地已经停工,文物部门报上级批准后,将进行发掘或就地保护。 【事件回顾】 工地挖出十余...
杜廼松,男,汉族,1937年6月生,北京市人。青铜器与古文字研究和鉴定大家,被海内外誉为“青铜器鉴定第一人”。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8年被国务院参事室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供职于故宫博物院,协助著名古文字、青铜器学专家唐兰先生作研究工作。 几十年来,主要从事青铜器、古文字和商周秦汉考古的...
2016年8月4日早6点天色微亮,部分科考队员已经起床,丝绸之路天山道科考正式进入第二天。早起不是因为科考队要一早出发,而是与不少队员内地生活起居习惯有关。新疆日出时间要晚于北京2小时。9点半准时早餐,十点全体上车出发。 图1、蓝色线条是4日科考路线,绿色线条是3日科考路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于丽君博士制图)。 出巴仑台镇不到1公里,是天山巴仑台古道最重要的三岔分道...
远看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墓群。丝绸之路天山道科考队供图摄 记者8日从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科考队获悉,经过4日至8日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的科学考察,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发现迄今为止新疆规模最大青铜时代太阳祭坛遗址。 该遗址距离巴州和静县200多公里,为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那热德沟口墓葬群。 是次科考队学术领队巫新华说,遗址中心最早是一个用卵石混杂泥土构筑起来的巨大圆锥形实体,现在...
工作人员石亮在修复青铜器文物 当人们在博物馆欣赏一件件珍贵文化遗产,享受那些栩栩如生的文物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那些时代触手可及时,有没有想到它们出土时其实并不是这样“华丽”登场的,它们中的大多数是经过文物修复工作人员之手,让他们重现往日荣光的。 7月29日,我们来到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一睹文物修复的真实场景。 青铜器文物修复“三剑客” 中心金属组的文物...
朱凤瀚,江苏淮安人,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 1名片 中文名:朱凤瀚 出生地:北京 职业:副馆长,博士生导师,委员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2履历 1947年生于北京。 1988年在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0年任教授, 1995年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 1998年任中国...
孙华,男,四川绵阳人,生于1958年12月9日 ,曾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研究方向为中国青铜时代考古、城市考古、青铜器研究、文化遗产保护。 个人生平 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四川德阳县天元公社下乡接受“再教育”。1977年进入绵阳师范专科学校(现绵阳师范学...
昨天上午,金华市博物馆大厅人气爆棚,这是该馆开馆以来规格最高展览——《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的青铜瑰宝》,一件件2000多岁的青铜器,从昨天起正式与金华市民见面。 据金华市博物馆馆长徐卫介绍,这次展览展出湖北随州出土噩、曾两国的129件(套)珍贵文物,时间跨度为周代到战国时期,其中88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展览包含礼器、乐器和兵器,光筹备就花了7个多月,许多文物是第一次在浙江露面。 ...
7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官网登载了对该校考古部门负责人大卫·吉布森(David Gibson)的访谈。吉布森表示,近来考古学家对英国青铜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的研究,已经可以让人们了解青铜时代的日常生活细节和生活水平。 吉布森表示,最近10个月以来,来自剑桥大学和其他机构的考古学家对剑桥郡的青铜时代遗址马斯特农场(Must Farm)的圆形木制房屋进行了发掘和研究。研究发现,当时生活在此地的居...
26日上午,由市博物馆、随州博物馆和随州华夏博物馆联合推出的《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的青铜瑰宝》展览在市博物馆开展。 此次文物展集中展示了大批来自两周时期随地噩、曾两国的代表文物,展出的青铜器共有礼器、乐器和兵器等在内的129件珍贵作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8件、二级文物43件。而擂鼓墩2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噩中方盖鼎等绝大部分珍贵文物均为首次在浙江省展出。享有“青铜器王国”...
隘口村出土文物——战国绹纹乳钉青铜扁钟 20日,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农民张智林获得了一本《荣誉证书》和2万元奖金,以此表彰他主动上交国家二级文物——战国绹纹乳钉青铜扁钟。 今年6月下旬,连降大雨,6月22日,马颈坳镇隘口村村民张智林在垮塌的田坎中发现一青铜器物,上面有点状突出的花纹。将其带回家后,引起村民的围观并议论纷纷,说他捡到了宝。因该地点在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曾先后发现过青铜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