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新疆规模最大青铜时代太阳祭坛式遗址

远看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墓群。丝绸之路天山道科考队供图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远看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墓群。丝绸之路天山道科考队供图摄

 

  记者8日从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科考队获悉,经过4日至8日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的科学考察,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发现迄今为止新疆规模最大青铜时代太阳祭坛遗址。

 

  该遗址距离巴州和静县200多公里,为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那热德沟口墓葬群。

 

  是次科考队学术领队巫新华说,遗址中心最早是一个用卵石混杂泥土构筑起来的巨大圆锥形实体,现在顶部有一个塌陷坑,围绕这个中心石堆,外围构筑了两道石围,最外层石围直径达114米。

 

  通过对照航拍图进行对比、验证等一系列科学计算,结合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草原阿尔然库尔干墓群考古及2015年新疆东天山木垒县平顶山地带青铜时代墓群遗址考古成果,科考队考古专家一致同意:那热德太阳崇拜遗址年代大致在青铜时代晚期,距今3000至2500年之间,也有可能早点。根据已有的新疆考古发现资料来看,这处遗址应该是迄今为止新疆范围内规模最大、形致最完整的青铜时代太阳祭坛式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发现迄今为止新疆规模最大青铜时代太阳祭坛遗址。图为航拍图。 丝绸之路天山道科考队供图 摄

 

  考古专家一直认为,那热德太阳崇拜遗址青铜时代草原文化遗址结构最典型或说最大特点,在于它的规模和它的两道环状石围,再加十字形神道的地表建筑结构。这种结构是表达亚欧草原大游牧时代草原居民宗教文化内涵最典型的一个象征。

 

  巫新华称,该遗址的发现,表明巴音布鲁克草原在距今3000年左右,已经有相当规模的聚落人群进行游牧生活。其社会组织规模,也就是聚落群体人数,至少过万。

 

  新疆文物局副局长李军说,在新疆地区能够发现与中亚地区类似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和平对话相互交融之路。

 

  据悉,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科考活动是运用多学科、多技术手段,多地专家参与的联合科考,开创新疆科考历史的先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