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9日对外披露,该所近期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发现一处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 消息指,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内蒙古夏家店遗址下层而得名。考古人员将本次新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命名为乃林皋遗址。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介绍说,此次在乃林皋遗址发掘面积约为550平方米,发现15座房址,分别为地面式和半地穴式,平...
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人”,造就了内蒙古早期青铜文化夏家店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夏家店人”在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1.5万平方米范围内生活着。 继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二道井子聚落遗址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在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发现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并命名为乃林皋遗址。这座遗址的发掘将为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整体面貌,尤其是聚落布局以及房屋建筑方...
西安长安区拥有丰镐遗址、明十三陵等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数百处田野文物和民间散落文物,因此这里也是盗墓分子垂涎三尺、频繁光顾之地,而冬日夜长,盗墓者大多会选择把它作为作案的最佳时间,为了保障文物安全,从昨天(12月23日)晚上开始,长安区文物稽查大队和长安警方将文物巡查改为常态巡查。 这两件精美的青铜器,大小都在四十公分左右,其中一件周身遍布青铜铆钉,两侧有龙形器物,形同手把,四面被兽面花纹...
图为青铜雕塑《骑狮子的丘比特》(Eros riding a lion),可追溯到公元前 100 年到公元 25 年。 中国文物网 12 月 24 日编译报道:日前,来自希腊化时代的 50 件珍稀青铜雕塑和艺术品正在国家美术馆展览中,按计划此次展览将持续至 2016 年 3 月 20 日。这些青铜雕塑看起来栩栩如生,铜制睫毛、嘴唇以及有色玻璃或石制眼睛惟妙惟肖。在希腊化时代创造的数千件青铜像中,只...
个人介绍:1940年8月出生于湖南,1964年7月四川大学历史学考古专业毕业。从事文物考古发掘和研究四十余年。曾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现为湖南省收藏协会会长,湖南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中国文物之门、上海崇源、北京东方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和专家。1972年,曾主持发掘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和参与二、三号汉墓的考古发掘,曾发掘大量古文化遗址(其中如长沙窑数...
位于陕北清涧的辛庄遗址,自2012年考古发现以来,因其建筑群酷似西藏布达拉宫,而且规模仅次于殷墟,备受社会关注。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该遗址今年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多件铸铜陶范的出现,证明当地居民当时已会铸造青铜器。 奇特:当时陕北人竟然住在地下 据了解,自2012年至今,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已连续4年在辛庄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规模宏大的晚商城址,建筑群外形颇似布达拉宫,...
经对清涧县辛庄遗址持续性考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今年不仅发现了多组商代小型房屋建筑、灰坑、龙山窑洞等遗迹,而且发现了铸造青铜容器的陶范、陶模、泥芯等遗存近20件。专家认为,这是黄土高原首次集中出土晚商青铜器陶制模具,相对于规模巨大的殷墟铜器群及其陶制模具,不难发现其跟同时代四川三星堆、江西大洋洲等地青铜器的特征明显有别。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种建荣说,辛庄遗址今年发现了商代晚...
清涧辛庄遗址位于无定河下游支流川口河的上游,我省清涧县李家塔镇辛庄村东的梁峁上,当地居民称此梁峁为“老爷盖”,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12月8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该处遗址发现了商代晚期铸造青铜器的陶制模具,这意味着当时陕北高原居住的部族已经能够独立铸造青铜器。 “此次考古发掘区位于前老爷盖山峁顶北侧较低处,南为小型墓地,北望后老爷盖大型建筑,西紧邻断崖,与枣湾畔中型建筑隔沟...
凤鸟纹铜尊凤鸟纹铜尊 “封邦建霸—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西周霸国文物珍品”展正在深圳博物馆新馆举行。展期将一直持续至明年3月6日。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一举攻灭了殷商,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王朝,史称西周。伴随着周人的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周王朝的势力范围不断 地向四方延伸。为了统治广袤的疆土,周王朝开创了封建制,将天下分封给各级贵族,建立诸侯国,以为王室屏藩。史载“周之所封四百...
“封邦建霸—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西周霸国文物珍品”展正在深圳博物馆新馆举行。展期将一直持续至明年3月6日。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一举攻灭了殷商,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王朝,史称西周。伴随着周人的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周王朝的势力范围不断地向四方延伸。为了统治广袤的疆土,周王朝开创了封建制,将天下分封给各级贵族,建立诸侯国,以为王室屏藩。史载“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天下可谓...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青铜时代(Bronze A...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在宋代以前已有发现,但数量较少。由于它的造型和纹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铭文又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在北宋以后开始就有人仿造古代青铜器。 仿造、复制青铜器应与伪作有所区别。仿制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仰慕,而伪作则纯粹是为了商业利益。 在清代以前,主要是仿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这方面,以宋人的青铜器知识为高。宋大晟编钟、太和钟和蟠龙钟,即是仿制春秋时器的实物,器形和纹饰都较精致。 ...
通高29.5厘米,甑高12.6,口径22.5厘米,鬲高16.9,口径9.6厘米。1988年太原出土。甗,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称甑用以盛粮,下体为鬲,用于煮水。即现代俗称蒸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制的甗,商代出现青铜甗,并成为重要的礼器。早期铜甗为上下一体,春秋以后分体甗流行,到战国晚期及汉代,下部的鬲逐渐演变成釜形。甗多为圆体,西周时期曾出现过方体的甗,为数极少。 青铜器...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当吟诵到唐代大诗人杜牧《赤壁怀古》这首诗的诗句,不禁使笔者联想到前些年一次清理战国墓葬的工作。在距离地表约2米处,陆续出土一批青铜兵器剑、戈、矛等带回县博物馆收藏。 时至今日,每当笔者看到这些2000多年前的青铜兵器,其制作之精细、锋刃之锐利,令人惊叹不已,似乎聆听到古代沙场上的阵阵厮杀声。 这次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兵器(包括剑、戈、矛)约有20余件,而这件青铜...
青铜,是指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在人类技术发展的阶段中,使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的时代,被人们称为青铜时代。这一时期及以后的各个朝代都用精湛的冶炼、铸造工艺造就了许多的青铜艺术珍品。随着人们对青铜器认知的深入和它独有的艺术文化内涵,使得青铜器成为收藏者追寻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青铜器,青铜器的鉴定工作也就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青铜器鉴定是一门综合科学,它集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物理、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