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传薪:青铜器鉴赏与收藏

  个人介绍:1940年8月出生于湖南,1964年7月四川大学历史学考古专业毕业。从事文物考古发掘和研究四十余年。曾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现为湖南省收藏协会会长,湖南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中国文物之门、上海崇源、北京东方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和专家。1972年,曾主持发掘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和参与二、三号汉墓的考古发掘,曾发掘大量古文化遗址(其中如长沙窑数处),发掘古墓葬上万座。出版了《中国青铜器》《中国青铜器全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等大型图录和考古报告二十余种,撰写学术论文五、六十篇。曾多次到美国、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讲学和进行文化交流。2010年6月起,在浙江电视台《鉴宝》节目中,主要负责青铜器鉴定,权威资深专家。

  青铜器文化

  收藏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除了瓷器、铜器、玉器杂件,现在很多的邮票、粮票、物票等都是可以拿来收藏的。现在大家都对古代的艺术品有浓厚的兴趣,其中特别是中国的青铜。青铜器是中国最具有文化格式、文化传统的艺术品。这不是说我比较擅长青铜器就强调这个,因为在中国下五千年开始,青铜器是最古老而又传统的东西。

  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那个时候人处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就是用石头做成各种工具,包括斧头、刀等,这一时期时间比较长。到了石器时代末期,距离现在约一万年左右,我们的祖宗就开始使用磨制石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时期时代。这段时期能收藏的基本上是石斧、石刀等。第二个时代就是青铜器时代,中国的铜器时代是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一直到汉代。从夏朝开始到汉代,中间又分了几个时代,刚开始发现使用青铜器作为生活器皿或者是生产工具是夏朝和商代前期,那个时候的青铜器基本上是小型的,这些基本上发现在山西南部的洛河、洛阳一带。顶峰时期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也是价值最高的时期。而西周中期到春秋时期,这段时期,青铜器开始走下坡路。春秋五霸时期以及战国时期,青铜器因地域开始彰显其各个地方的特点。到了秦代和汉代,青铜器走向没落,逐渐被其他工具所替代。

  青铜器其实是一种合金,一般是在红铜里面加锡、镍、铅、磷等金属混合起来做成的器皿。汉代以后,这个铜器就没有加入其他材料,纯粹就是铜制作的器皿。而汉代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和隋朝,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铜器又处于低落时期。到了唐代,这个时期的铜件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收藏青铜器必须要了解青铜器的时代发展特征,才能更好了解其价值。

  青铜器价值连城

  现在收藏青铜器的没有收藏瓷器的多。大部分的青铜器是地下出土的,农民挖土的时候有可能会挖到。古代特别是商代的生活特点,往往是碰到结婚生子都要祭祀的,祭祀祖先,所以我们可能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挖到青铜器。1975年,我是考古队队长,那时候湖南的一个农民写了一封信给我,我就跑到他家里去。结果我一看,吓了一大跳,他家里放了一件很大、保存完好的青铜器,是种树挖坑的时候挖出来的。当时他刚挖出来的时候,把这件东西拿去烧,结果怎么也烧不坏。我就跟他说这是一件商代的器物。当时的农民还没有收藏的意识,这件铜器重五斤,他就想按照当时一块五毛钱一斤的铜价卖出去,卖七块五毛钱,我说这样不行,我出三十块钱。当时陪我一起去农民家里的公社秘书说:“熊队长,你这个价格给高了。”最后我给了他十五块钱。回来之后,我就把这件青铜器捐给了博物馆。这件东西应该说是目前为止国内比较完好比较少见的,按照现在的价值来算,至少值几千万。

  在湖南有一件猪樽,是一件青铜器公猪,也是国内仅有的一件,五十多斤重。这件青铜器也是农民造房子挖地基挖出来的。这是80年代挖,当时只值四五百块钱。这件东西现在也是价值几千万的宝贵。青铜器收藏,只要收藏的是真的,这件东西就价值连城。1922年,在湖南桃园县的一条河旁边,两个农民挖出来一件铜器。挖出来之后两个人分,但是放谁那里谁都不放心,结果一个拿上面的盖子,一个拿下面的身子。后来,拿身子的这个人又把这件东西卖给了一个湖北人,卖掉以后,结果这件东西辗转了几次,卖到了英国伦敦,一个日本人他又在伦敦市场买回去放到了东京。因为这个缺了一个盖子,上海博物馆的馆长到他家看到这件东西的时候说,这个青铜器不错的,问在哪买的,他说是伦敦买的,上海博物馆的馆长就说这个盖子好像在湖南省博物馆。当时我是馆长,于是这个人就给我写信了。我量了一下盖子的口径,跟在日本的那个正好是一对。于是他又请我到他家里去,我看器形、文字、纹样、工艺等,证实这个是真的。2001年的时候,他把这件东西拿到美国去拍卖,卖了900万美金。去年,买下这件东西的主人知道盖子在湖南省博物馆,于是又给我们写信,想把这件东西卖还给我们。我们问他要多少钱,他说要7亿人民币。

  怎么收藏青铜器

  收藏来说,首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你什么都不懂去搞收藏的话就是大海捞针;其次还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不要你搞收藏,不能买了一件东西却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每个朝代的特点都不一样,自然收藏的东西也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时,也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还有一点理性也非常重要,你要权衡买这么一件藏品会不会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开支,如果是倾家荡产搞收藏是不值得提倡的,只有适宜的钱才能来做收藏、搞爱好,因为有些东西买进来之后不一定卖得出去。买东西的时候,最好是请专家或者行家指导一下。一方面可以看下这个值多少钱,另一方面可以帮你看下这件东西能不能买卖,有些出土的是不能买的,接下来就是帮你看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同时制作工艺也要考究一下。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几千块钱可能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上万,甚至几十万的东西的时候就一定要请有良心的专家帮你看一看。所谓良心专家,就是讲真话的人。

  收藏青铜器,大家一定要对你想收藏的物件好好研究,那么该怎么看呢?首先要看物件的器形(器物的形状),就像看人一样,多少年龄、什么职业,看多了之后就看得出来,器形也是一样。一些器物有些年代是没有的,有的商代有,到西周就没有了。第二个是看物件的纹制,也就是花纹、纹饰,每个时代的纹饰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商周晚期的青铜器有三重纹饰,而到西周以后,又只有两重纹饰,所以要看每个时代的纹饰变化特征。商代的很多青铜器有饕餮纹,但是到了春秋战国以后,饕餮纹就没有了。第三,要看铭文,商代很短,而且有笔锋,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就不是很多,有的只有四五个字,而到了西周又有了新的变化,文字都很长,用来记载故事,比如周王赏了大臣多少田地等。第四点要看物件的制作工艺,因为以前的都是手工做的,和机器做出来的是不一样,这个看多了就会分辨。还有一个是看修饰,北方的青铜器和男方的青铜器就不一样,长江之南,包括浙江在内是酸性土壤,而北方的土壤属于碱性土壤,埋在北方的青铜器起锈的话一般是有红斑,而南方则是绿色的,而且青铜器在南方的水里面,和氧气隔绝以后,表面就不会氧化。这些都是看得多、摸得多、研究得多就可以分辨出来的,手感是不一样。我们现在有很多仿造的东西,河南洛阳、南阳仿造铜器是比较多的。还有一些仿造出来几不像、稀奇古怪的东西,他把几个朝代的东西或者不用地区的东西都混在一起,大家在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现在做青铜器收藏,一个是爱好,通过收藏之后看点书、查点资料来陶冶情操,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作为投资,通过淘一些较好的物件来升值。第三个方面来说收藏青铜器还可以用来作为家传,中国人有个习惯,人年纪大了之后,总会留点东西给下一辈,因此在收藏的过程中找到一件比较好的就可以作为家传之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